原标题:改革增活力开放谱新篇——贵州改革开放大踏步前进
“今天的贵州,商机无限、潜力无限,投资贵州正当其时。以酒为媒,我们真诚期待与大家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9月9日,第九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9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贵阳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在致辞中说。
自2011年起,酒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逐渐成长为全球酒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拉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后发赶超关键一招。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改革部署,各领域改革实现梯次接续、前后衔接、纵深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逐渐形成。
走新路:贵州人敢闯敢试
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农村改革系于土地。
70年来,在“三农”的发展历程中,贵州干部群众向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为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贡献了贵州智慧。
1978年初,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率先实行“定产到户,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成为全国实行农村改革最早的典型之一。1980年7月贵州省委发布《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放宽农业政策的指示》,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行“双包到户”的改革,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省委文件形成肯定和全面推行“双包到户”。
“顶云经验”破冰引领农村改革开先河,也拉开了贵州改革的序幕。
1987年7月,湄潭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改革试点,被中央以〔1993〕11号文件加以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并在国发〔2003〕12号文件中明确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做到“村村减负、户户受益”;次年6月,毕节市开展的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为内容的改革试验,集中统一于努力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贫困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闯出新路子、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提供样本,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试验田”;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连续三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目前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达7241个。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8年,贵州掷地有声地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吹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今年,全省持续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推动12个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效果前所未有,农村发展方式正从传统低效分散方式向现代高效集约方式转变,从单一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具有山地特色的优势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
引进来:强企业越来越多
近年来,贵州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酒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洽会等重大开放活动,引客入黔,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第九届酒博会吸引了来自意大利、法国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图为酒博会现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杨摄)
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扩大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以开放促开发的理念就初步形成。90年代,贵州提出“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新思路,明确提出“南下、北上、西进、东联,以南下为重点”的开放带动战略。
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在聚力打通开放通道的同时,贵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泛珠三角合作。坚持把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作为引进先进生产力、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提升比较优势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开放载体,搭建开放平台,全省形成了以贵安新区为核心,以贵阳高新区、贵阳经开区、安顺高新区、遵义经开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综保区、贵安综保区、遵义综保区为重点的“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目前,“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引进产业项目1293个,合同投资额7962亿元。贵州省商务厅数据显示,已在贵州落地的200多个大数据项目投资额超过2400亿元,落户贵州及入驻“1+8”平台的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已超过150家。
此外,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大力推进开放式脱贫攻坚,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进来,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式扶贫试验区,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完善。
走出去:朋友圈越来越大
7月11日,贵州省商务厅公布的一组对比数据显示:197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仅为1645万美元,201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实现76.03亿美元,是1978年的462倍,年均增速达到17%。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对外贸易活力显著增强,贸易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同时,着力贵州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推动省内优势企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走出去”的步伐。
“老干妈”辣椒酱香飘世界,茅台、瓮福、詹阳等一大批优强企业加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云上贵州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在印度班加罗尔正式挂牌运营。目前,已形成白酒、轮胎、肥料、茶叶、手机、吉他等知名出口品牌,全省“走出去”企业达到142家。经贸往来更加密切。2018年,贵州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12.08亿美元,同比增长9.8%,已与190多个国家建立贸易往来关系。目前已在东非、瑞士、柬埔寨、印度、马来西亚、意大利等设立了商务代表处。利用外资水平大幅提高,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4.86亿美元。
“下一步,贵州将加强口岸建设、提高通关便利化、持续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全力推动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贵州省外事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宝昌介绍,贵州出台了《贵州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贵州省推动企业沿着“一带一路”方向“走出去”行动计划(2018——2020)》,将充分发挥贵州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组合优势,以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大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全面对接,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完善贵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库、重点企业库、重要产品库,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记者孙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