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饮水之困 实现更好发展 全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日期:09-27
破解

原标题:破解饮水之困实现更好发展全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们党历来重视治水,始终把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新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有水就有绿洲,无水皆为荒漠。但新疆水资源短缺,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仍严重制约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新疆的希望在水,发展瓶颈也在水。

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坚决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是我区打好水利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十年、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区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已经得到明显好转,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喝上了放心安全的饮用水,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幸福之水开启幸福生活。

■安全饮水保质保量

一杯干净的水,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是很多农村地区最短缺的资源。

自治区成立之初,全区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后通过兴修一批水利工程,解决了一部分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但受当时条件所限,饮水安全依然是全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1980年起,在中央的推动下,自治区把人畜饮水和改水防病工程建设正式列入水利建设计划,安排专项资金,采取打井、引泉、地表水处理等多种工程形式,逐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改水防病问题。

199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自治区改水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先后制定“新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一批政策措施,高位推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破解农村用水困局。

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改水防病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加强“三农”工作的核心工作予以推进,并从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个方面综合提升农村人畜饮水质量。

“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一样便利的供水服务,一直是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点工作。”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伊力汗·奥斯曼介绍,改水防病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全区已累计投资122亿元,铺设各类输配水管道20万公里,建成各类集中式供水工程1500余处,工程覆盖人口133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集中供水率达85%,供水保证率达88%。2018年,全区农牧民水致传染病、水介质发病率较2005年下降了70%,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破除水荒助力脱贫

农村通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解决的不仅是农民群众的饮水难题,更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必要条件。

“以前不通水,想脱贫真是太难了。”策勒县博斯坦乡墩巴格村村民麦提克日木·伊敏说,没有水,不仅农业生产受到制约,全家人还得为取水忙碌奔波,根本无法将全部精力放在改善生产、提高收入上。

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过去人挑马拉的饮水历史,使农牧民群众从繁重的吃水劳动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和建设中去。

统计显示,此前南疆地区一个完全缺水户平均每天要用一个劳动力花半天时间到水质较好的地方取水,每年取水工日为90天,北疆和东疆等地每年取水工日也达到45天和60天。农村饮水工程建成后,每户每年至少可节省45—90个劳动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和投资发展环境。

“有了水,还可以在自家庭院开展种植养殖增加收入,每年仅蔬菜种植,就可为全家节约1000元以上的开销。”麦提克日木高兴地说。

“方便卫生的水通到农民家里,农民的居家生活和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农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伊力汗·奥斯曼说,得益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农民群众开始改厨、改厕,购置洗衣机,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悄然变化。目前,自来水到户的区域,70%的农户购置了洗衣机,90%以上的农户生活用水量显著增加。

■巩固提升优化管理

随着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在不断完善体系,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式,朝着更高标准发展。

“以后我们也可以像城市一样享受24小时不间断的供水服务。”昌吉市三工镇下营盘村村民牛仁说,今年三工镇对原有农村供水管网进行了更新,解决了过去因管线老化引起的停水问题,今后村里将真正实现24小时供水。

“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便利供水服务,一直是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点工作。”伊力汗·奥斯曼介绍说,近年来,我区农村供水在充分满足农牧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逐步打破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实施了联乡镇集中供水工程,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目前,玛纳斯县、库尔勒市等26个县(市)基本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区各地还开展了以水源保护、加强水质的检验和消毒、建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等为核心的水质保障工作。目前,全疆已建县级水质检测中心30个,初步形成了卫生疾控部门定期检验、水厂日常自检的水质检验模式。

新模式新理念的推广离不开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近年来,全区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目前已有20%的县(市)依托较大水厂基本建成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已有一批县市开始使用集远程控制、水质在线监测、管理数据传输、收费和预付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饮水安全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迈上了现代化管理的新台阶。

国庆节前北京肉蛋菜供应充足 价格稳定 海口海关签发首份原产地预裁定决定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