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0年,教育强则国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得到大幅度提升。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昨天下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70年来我国教育在数量、质量、结构、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作了介绍。他指出,中国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6年。
70年,从扫除文盲开始,到发展成为教育强国,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看出,正是在大力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实现了强国的目标。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5.5亿人口中,有4亿是文盲。而今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2.85万人。
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1.7%,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2%,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
这些数据显示,我国整体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包括高等教育,也将步入普及化时代——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会达到50%,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的标志。也就是说,70年间,我国教育实现了扫除文盲的最低要求,发展到办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新时代。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首先得益于国家不断提高教育投入。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已连续多年超过50%。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倒数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国19大行业中排名第七位。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只有56.6%。而2018年,这一数据达到81.7%,提高了25.1个百分点。
其次是制度与法规建设。最为重要的制度,当然是1977年恢复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的恢复,对于构建我国整体教育秩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也不断随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和完善。目前,已有14省启动新高考改革。
另外,我国已经建立起系统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高等教育法》。通过实行依法治教,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把教育发展、教育管理、学校治理、教师管理均纳入法治框架,也整体提高了教育管理与学校治理的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进教育改革,也启动了对这些法律的修订,把教育改革也纳入法制轨道。
从扫除文盲到成为教育强国,7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正是我国教育事业接下来的新目标。
编辑井彩霞校对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