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货记|新希望乳业:从“鲜”出发不走寻常路
从区域性品牌发展为全国性乳业联合体,确立“新鲜”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方向
2001年,中国首家民营企业集团新希望开始进军乳业板块,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十几年里,新希望乳业先后整合了14家地方乳业品牌,确立了以巴氏奶为核心的“新鲜”战略,从一家区域乳企成长为全国性的城市型乳企联合体。
不久前,新希望乳业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和服务。
打造城市型乳业联合体
自2002年起,新希望乳业在国内掀起多轮并购潮,通过整合或联姻区域性城市乳企,实现在全国的迅速扩张,目前在四川、云南、浙江、安徽、江苏、河北、山东、湖南、福建已拥有14家子公司。
在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看来,并购这条路非常难走,某种程度上比新建一个品牌更难——老员工的观念难以转变,不同公司体制间的冲突让整合盈利的难度陡增。于是新希望在并购过程中首先学会的是尊重对方的既往历史、企业文化和原有团队。
2008年,新希望乳业旗下云南蝶泉和雪兰两个品牌在国企改制、企业亏损的情况下,同时面临着同区域竞争的难题。对此,新希望乳业在云南发起“透明工厂计划”,邀请消费者、经销商参观牧场,了解产品加工过程,销量在3个月后回升。
2019年1月25日,新希望乳业成功登陆深交所。次日夜里,席刚在朋友圈发文说,“十年磨一剑,兑现了一个承诺,练就了一个团队,跑出了一个模式。”
新鲜战略寻差异化发展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新希望乳业“新”在差异化发展战略和新鲜战略,是整个集团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说到新鲜战略,就不得不提巴氏奶。2011年,新希望乳业开始做“24小时巴氏鲜牛乳”,即产品从生产到下架不超过24小时,不卖隔夜奶。这一大胆想法曾遭到内部质疑,“订单怎么做?”“卖不完怎么办?”而真正的难点在于供应链和订单管理。
起初,由于“24小时产品”的理念在当时略显超前,订单耗损高。一天晚上,席刚跑去超市把当天没卖掉的产品送给市民,牛奶很快就被送光。这一模式在其他子公司快速复制。此后竞争对手也开始跟进“24小时产品”。
2018年,新希望乳业又推出“黄金24小时”,只选取生态自营牧场符合“中国优质乳工程”的优质原奶,并在全程冷链条件下运抵工厂,再以72℃、15秒的技术进行低温杀菌,确保营养物质的充分保留,免疫球蛋白含量比普通鲜奶高20倍。
“推出‘24小时系列产品’对整个供应链和团队的建设帮助很大,5天、7天、21天产品订单的准确性、物流的规范性都提高了。”新希望乳业总裁朱川说。
数字化转型战略启动
“24小时系列产品”背后凝聚了新希望乳业磨砺多年的“芯科技”——数字化可追溯的自动化牧场、先进的乳牛饲养技术、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掌握的“72℃”超低温杀菌技术、领先国际的检测指标、可实时追踪的智能冷链体系……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七届新鲜盛典上,新希望乳业又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旨在打造互联+创新的智慧乳品企业,将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在牧场、生产端和物流端的全面应用,全面掌握细节数据,迅速匹配小批量柔性生产,实现更精确的货物匹配和全程保鲜,勾勒出更为精准的需求画像。
此外,针对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发的问题,新希望乳业还携手成都中医大学银海眼科医院研发出了有护眼作用的乳品。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透露,未来会进一步布局功能性乳品,并作为主要方向。
【高光时刻】
1997年刘永好先生设立新希望集团。
2006年新希望乳业控股成立。
2011年推出全球第一款以时间定义新鲜的牛奶产品——24小时鲜奶。
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2017年通过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审核;组建“乳品营养与功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全国首家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的企业。
2018年布局建立全球实验室,建立“中荷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中瑞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与江南大学成立联合创新科研中心,推动建立“国家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201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新京报记者郭铁图片企业提供
编辑祝凤岚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