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二轮带量采购的药企博弈
9月25日,药品带量采购扩围拟中标结果公示,一份27页的拟招标名单,不同药企的股市表现,描摹了国内医药行业的现状:原研药企和仿制药企,价格降与不降背后的盈利和亏损……带量采购挤掉了灰色地带,更多的阳光照射进来,背后藏匿的原料药垄断问题也随之浮现。
降价再降价
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显示,本次联盟25个“4+7”试点药品扩围采购全部成功,价格都降低到不高于“4+7”试点中选价格的水平。采购共有77家企业。产生拟中选企业45家,拟中选产品60个。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在重磅抗癌药上,降价的趋势仍在继续。以吉非替尼为例,同样为0.25g×10片的规格,阿斯利康报价为547元,而齐鲁制药则直降至257元。
高血压药物,来自重庆药友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片只要7分钱;冠心病治疗药物,齐鲁制药生产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每片只有1角2分。
有媒体报道称,现场有药企人士抱怨:“这下可赔了,玩得太大了。”
药企们到底还有没有盈利空间呢?资深业内人士徐毓才指出:“虽然不排除药企为了抢占市场狠命压价的情况存在,但不赚钱的买卖没有人做。尽管25种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期,但这种价格去除水分并不赔钱,还是有利可图的。”
“药企们的利润还是有的。”医药专家赵衡表示,药企们的利润与之前相比会微薄一些,无法再雇用大量的销售,不过带量采购这种模式自身也压缩掉了中间环节,帮助药企节省了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药企们为什么还积极参与投标呢?根据本次公布的集采标准,中标企业可以获得50%-70%的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剩下的所有企业就只能抢剩下的30%市场份额。
北京大学药学院主任史录文认为,降价幅度大的原因有三:其一,上次只是“4+7”个试点城市,现在扩大到全国范围,销售使用量扩大了许多倍,以更大的市场量换价格,中标价格会有所降低;其二,由独家中标扩大为三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企中标,有更多的药企参与;其三,第一次带量采购的实施情况良好,国家承诺给中标药企的药物使用量和账期如约执行,企业在让利的同时,销售成本、财务成本有所降低,多家药企结束观望期,尤其是有能力的大药企有更多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新对手新危机
带量采购扩围让多家药企意识到,带量采购大方向不可逆转。而从业绩看,带量采购中标的药品,销售收入提升非常明显。上一轮中标企业京新药业,其2019年上半年销售收入18.59亿元,同比增长31.92%;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52.89%。其中成品药实现销售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长32%。带量采购中标的高胆固醇治疗药物瑞舒伐他汀销售3.95亿元,同比增长16%;另一个中标的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销售0.48亿元,同比增长253%。
科伦药业的百洛特在上一轮中标后,迅速覆盖了11个重点城市的200多家三级医院,2019年上半年销量较同期增长97.14%。
带量采购改变了跨国原研药企的战略,一些外资药企调整明显,开始以低姿态参与到招采扩面中,加大降价幅度。据不完全统计,本轮带量采购有十几家跨国药企参与,其中6家外企表现优异,7个品种入围。
一些外资药企的报价甚至低于仿制药。德国医药巨头赛诺菲在氯吡格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两个品种上的报价几乎与仿制药药企报价一致。去年的氯吡格雷品种,是由仿制药药企深圳信立泰中标,但今年深圳信立泰却意外出局,原研药赛诺菲因为降至目前最低价17.81元而得以入场。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药企如传闻一样参加了竞标。由印度Dr.Reddy`s实验室生产、深圳市泛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销的奥氮平片以6.19元/片的价格中标。而上一轮“4+7”中,豪森药业的中标价为9.64元/片。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提醒称,印度药企的入局将会产生连锁反应,有可能促使药品价格进一步走低。
本土药企尚未形成规模,印度药企入局是否会造成冲击呢?赵衡认为,印度药企应该不会形成大的冲击,毕竟国内药企在价格上更加有竞争力,并且还有降价空间,印度药企承担的是加速竞争、给国内药企更多危机感的角色。
原料药定胜负
上轮“4+7”,许多企业因摸不清规则而出局,这次回过神来,意识到只有最低价才可以中标。例如齐鲁制药,参与投标的产品几乎都是最低价,成为类似于正大天晴在第一轮中的角色,最终有5个产品中标。
而此轮招标的最大赢家,是以原料药和制剂出口为主的华海药业。该公司共有7个品种入围:厄贝沙坦片、赖诺普利片、帕罗西汀常释剂型、福辛普利口服常释剂型等。
而齐鲁制药和华海药业的共同点是拥有原料药生产线。
有行业人士分析,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原料制剂一体化药企将会在后续的竞争中活下来,并且有利可图。原因是原料制剂一体化药企在原料价格上有优势,且仿制药研发能力并不弱。
而享受了上一轮带量采购红利的京新药业,本轮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争斗中败北,而中标企业苏州东瑞制药则有原料药生产线。
同一份结果,对不同的企业而言可谓冰火两重天。9月24日下午,华海药业股票被直线拉升,当天最终涨幅2.98%。新入围的药企中,广生堂上涨7.51%,乐普医疗股价上涨5.93%。仅有左乙拉西坦中标,且无原料药生产线的京新药业当日跌停,信立泰大跌9.44%。
在此次中标的45家企业中,有部分为非原料药企业。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担忧,在中标的药企中,非原料药药企可能会面临危机。“今后,如果该药企没有掌握原料药的供应,原料药供应厂商若将价格提高,如何应对保证低价且高质量的药品销售?”
近年来,原料药垄断事件此起彼伏,前有扑尔敏,后有硝酸甘油。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也表示了忧虑,他指出:“考虑到目前我国存在原料药垄断问题,药企承担大量的供应要求,原料药一旦涨价,可能直接导致生产成品药的中标药企断供。”
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全国覆盖之后,增加药品种类势在必得。赵衡表示:“药品的种类应该会在明年扩围,不过还要看接下来的实施情况,同时进行规则的改进。”
不过,在制药行业资深从业者柯楠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药价是不是降到了超乎想象的程度,而是这样的低药价是不是可以持续?长期来看,由于中标企业占据了半数以上市场份额,可能因此获得药品生产的强势地位甚至形成垄断,并以此为筹码要求重新议价,影响政府的议价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常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