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黄浦:“新金融”激发“新动能”
今年3月,证监会核准在上海黄浦设立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8月,正式完成注册登记,这是《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发布以来我国首批合资控股券商。
而这只是今年黄浦“金融日历”的一个小小缩影。
5月,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落地黄浦并正式开业,这是新一轮金融业对外开放以来获批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各地不同程度经受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如何逆流而上、逆势飞扬?
“创造,既要发挥已有特长和优势,也要善于‘无中生有’、追求突破,谋划不一般的方案,拿出不寻常的举措。”上海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说。
自己的产业结构怎么样,特色优势是什么,增长点在哪里,新动能靠什么……黄浦的干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寻找切入点、支撑点和发力点。
2019年上半年黄浦区金融业GDP实现499.47亿元,金融业贡献度居各行业之首,占比达到43.1%,较去年同期增长1.7%。1-6月金融业总税收实现110.66亿元,占全区比重27.8%,金融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看!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最美风景线”
今年1月,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在黄浦举行,这是落址黄浦的第6家金融要素市场。
在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金融话语权的争夺上,金融要素市场是关键性指标之一。上海共有13家金融要素市场,6家在黄浦。作为上海16个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黄浦为何可以拥有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最美风景线”?
因为每一道“风景线”的背后都是一条“生命线”。
“生命线”是百年外滩的创新金融基因。这里是中国近现代金融的发源地和发祥地,诞生了多个全国第一,开创了上海金融发展史上近100多项先河。
如今,这条“生命线”正在不断延长。老外滩一直向南延伸到世博滨江区域,便是外滩滨江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上海唯一将金融和创意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作为示范产业的产业区域。这里不仅集聚众多金融要素市场、各类金融总部型企业,还定期举办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中国融资租赁峰会、外滩金融法律论坛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5月,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2019亚洲论坛首次来到中国大陆,便选择外滩。
“外滩金融集聚带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金融要素市场,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功能型平台的集聚区域。”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卓夫说。
“黄浦扩大开放50条”提出,将积极对接金融重大功能性机构,支持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服务金融基础设施,完善托管、交易、清算、结算服务,用一流的基础设施吸引各类政府债、企业债在相关机构发行、交易等。
“我们希望能够多集聚一些带有平台、带有辐射、带动功能的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性的金融基础设施落址,将黄浦努力打造成要素流动和配置的全球枢纽。”黄浦区金融办主任朱立新介绍。
对接三大任务,金融有招!
科创板、自贸区、长三角一体化,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不仅是上海发展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海工作的重中之重。
地处市中心的黄浦,如何对接三大任务?金融有招!
今年6月,黄浦与中金资本合作设立百亿级长三角科创发展基金,推动长三角优质科创企业和创新要素资源集聚落地。
“黄浦本身不是一个科创基因非常强的地方,如何找到对接科创的一个路径?如何发挥自己的既有优势来服务长三角?我们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依托核心品牌的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基金,既是服务整个长三角科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通过这个基金、通过金融的发现机制去优化我们自身的产业结构,找到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些新动能,提升我们发展的质量。”朱立新说。
在当前VC和PE募资都困难的情况下,中金上海长三角科创发展基金的设立颇为引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该基金的设立,将有利于促进区域间金融要素集聚和科创资源的流动,加快建成市场导向的科创板成果转化体系,构建长三角跨区域的生态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黄浦区区长巢克俭表示,黄浦将发挥金融和专业服务集聚优势,促进科创企业有效对接资本市场,努力打造科创板上市全方位服务平台,吸引更多科创企业落户黄浦。围绕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旅文联动、时尚产业“四个一体化”,黄浦将发挥服务辐射功能作用,实质推动与长三角重点城区项目化合作,推进设立长三角地区品牌经济合作联盟,发挥好中金上海长三角科创基金平台服务辐射功能。
让金融“血脉”滋养实体“肌体”
金融业是黄浦区域经济的命脉,外滩金融集聚带是上海发展金融“一城一带”的核心功能区之一,集聚黄浦的金融机构中不乏服务上海、辐射全国乃至影响世界的行业领军者。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说,金融服务业是黄浦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城区核心功能的体现,要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金融要素市场和功能性机构的集聚辐射作用,在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壮大金融机构规模上,在吸引集聚外资金融机构上,在提升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上下功夫,把“外滩金融”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
除了金融产业自身的贡献以外,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也是黄浦认真思考的课题。可不可以更多地用金融思维、金融的操作方法,为区内的其他产业、实体经济的一些功能来做贡献?该如何发挥金融本身的优势来助力城市更新、助力其他产业的升级?怎样用金融的思维方式去管理城区、用金融的工具去辅助其他产业和城市建设?
1月,上海首个巨灾风险保障项目——巨灾保险试点工作被列入自贸区15例金融创新案例。这一极具“上海特色”和创新意义的工作将巨灾保险从灾后理赔向灾前风险防控延伸,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层保障,风险共担”的巨灾保险新模式。而这正是黄浦用金融思维助力社会治理、助力金融改革创新作出的探索。
今年1月到8月,上海新设外资项目、合同外资金额、实到外资金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上海的历史性机遇为企业提供了巨大舞台,地处上海核心区域的黄浦,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之上,同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记者陆文军、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