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评:对违规“炒房”应严查到底
据9月23日澎湃新闻报道,江苏省南京市某楼盘涉嫌违规“炒房号”:交10万元保证买到心仪房源。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多家中介声称可以通过内部操作,确保购房者买到房。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炒房号”问题极为重视,在售楼盘应严格落实购房实名制,坚决不允许出现倒卖房号现象,一经发现必将严查。
从目前报道来看,记者调查基本坐实了开发商与中介“炒房号”的行为,但事情真相究竟如何,还需等待监管部门介入后的调查核实。就其结果而言无外乎两种:一是“虚惊一场”,开发商和中介并无违法违规行为,倘若与购房者存在误会,消除即可;另一种结果则是确认了开发商与中介违法违规,不仅有违反行业管理规定之嫌,还可能涉及多个法律问题。我们不妨先
“做最坏的打算”,看看第二种结果可能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购房排号是否合法?根据2018年6月住建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下称《专项行动通知》),开发商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前,不得以认购、认筹、预订、排号、售卡等方式向购房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诚意金等费用。报道中的涉事楼盘是在取得销售许可后,因报名购房人数较多而进行的排号,本身并不违反相关规定。所以,购房排号是否违法,主要应看其是否已经取得了商品房的销售许可。
中介参与售房排号是否合法?据报道,楼盘周边的多家中介均表示可以通过开发商“弄到号”。有的中介甚至明确表示,即使购房者自己没能摇到靠前的号,他们也可以将自己的号更名卖给购房者。《专项行动通知》要求,将“通过更改预售合同、变更购房人等方式,投机炒作未交付的商品房”列为重点打击对象。由此可见,中介此举已违反相关规定,应予以查处。
俗话说“孤掌难鸣”,虽然目前来看违法违规的矛头均指向了“黑中介”,而开发商是否参与其中尚无权威认定。但从中介工作人员口中的那句“开发商不好自己收,我们属于代收”来看,这个问题有必要再更深入探讨一番。
毫无疑问,如果开发商与中介合谋通过“炒房号”牟利,显然违反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应当严厉查处。但如果其中涉及到开发商企业中一些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则还应移交司法机关严肃查办。对于那些被迫买号的刚需购房者而言,笔者建议保留好相关证据,作为日后维权之用;而对于那些以牟利为目的主动参与“炒房号”的购房者而言,笔者建议他们能主动退还号码,以免被追究相关责任。
“居者有其屋”是国人的传统观念,住房是家家户户的刚需。但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向好的时候,仍有少部分组织或个人企图通过投机行为赚取非法利益。要解决好此问题,笔者认为除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外,还需在两方面下功夫:其一,应完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关于“投机炒房”的规定,划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特别是对一些民间“倒号”行为,应在法律上明确其行为性质;另一方面,购房者应增强维权意识,对明显违规的“炒房号”行为要敢于拒绝,自觉抵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为构建健康和谐的房地产市场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