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变暖变湿, 会带来哪些利好与警讯

日期:09-23
中国西北警讯

原标题:中国西北地区变暖变湿,会带来哪些利好与警讯

当变暖变湿后,传统干旱的西北地区就如同江南,作物和植被欣欣向荣,这是对其最大的利好。

中国西北地区变暖变湿,会带来哪些利好与警讯

▲资料图,图片拍摄于青海

地壳的自然变化造成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结果寒冷、干旱成为中国西北的标配。

但最近几年,西北地区的人感到,西北变得有点像南方了,不仅变暖,而且雨水变多,光秃秃的山变得绿茸茸的。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但这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作支撑。

变暖变湿后,西北生态有望改善

过去200年西北地区已经在变暖,但直到最近50年才呈现出明显变暖趋势。尽管西北干旱区变暖幅度因季节和地域而存在差异,但是,冬季增暖最明显,约每10年增加0.5摄氏度,对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贡献最大;春季增暖最小,约每10年增高0.27摄氏度,但是夏季增暖一般。

同样,西北地区的降水也是近50年来明显提高。以1960-2010年为时间范围,西北地区降水与全国相比是突飞猛进,年降水量增加速率约每10年6.1毫米,全国平均值则呈下降趋势,约每10年减少1.6毫米。

传统意义上的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地区,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4.5%。当这一广阔的地区变得温和湿润之时,传统干旱的西北地区就变得如同江南,作物和植被欣欣向荣,这是对西北地区最大的利好。

一方面,西北地区变暖变湿可能不仅有利于作物生长,也有利于植被恢复。人们生活所需的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适种区扩大到向北和高海拔地区,给这一带的居民带来良好的生机和较好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西北地区同样可以利用这种难得的气候变化让植被加速生长或恢复,从而改变脆弱的生态。

其中甘肃的情况就极为典型。2018年甘肃省植被覆盖度为近18年最高,戈壁、荒漠面积减少,沙漠边缘外扩速度减缓,生态环境显著恢复。这固然主要是因为中国多年来注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植树绿化,但也与该地区的变湿变暖有莫大关系。

中国西北地区变暖变湿,会带来哪些利好与警讯

▲资料图。图为雨后的七彩丹霞

西北变暖变湿,也可能是警讯

西北地区变暖变湿对当地的影响,还可以用一个科学指标来衡量,即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指从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能固定的总能量中,除去其自身呼吸消耗掉的部分(单位为焦耳/平方厘米/年)。

NPP既是植被活动的关键变量,也是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近20年来,祁连山区NPP呈波动上升,2018年达到最大,指标升高面积占祁连山区总面积的39.8%。

西北地区的NPP上升,既意味着植被的增加和恢复,也说明人类可以受益于这样的生产力。

不过,要计算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HANPP),才能有效评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显而易见,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HANPP百分比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很好,但往往经济不够发达;HANPP百分比值越大,说明土地、植被的开发利用率大,经济发达,但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反过来看,随着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而呈现出NPP的上升,既是好事,也要评估西北地区的HANPP需维持在什么水平,才能保护其原本就较脆弱的生态。

更重要的是,西北地区变暖变湿也可能是一种警讯。西北地区降水增多后,固然可以让河流径流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等,但也会出现“旱涝并存并增”的情况。2018年以来,黄河上游连续经历两个丰水年,多个水电站防汛压力增加,因而有可能造成水灾。

另一方面,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冰川也会持续退缩,近50年间祁连山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20.88%和20.26%。冰川退缩和积雪持续减少,也会让西北地区的入湖流量慢慢减少。湖泊水位及面积在增加一定时间后,也会降低,从而影响人和生物用水,以及作物灌溉和植被所需。

尽管西北在变暖变湿,也有利于生态的改善和提高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但千万年来形成的西北干旱环境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反而是全球变暖的大环境可能造成当地冰川的进一步融化。既影响当地的水资源,也有可能因冰川的缩小反过来影响中国和全球的气候。

因此,对于西北地区的变暖变湿,我们应有全面的认知,对其利弊也应综合考量。

□张田勘(专栏作者)

编辑李冰冰校对刘军

8月1名省部级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处理 万达8.53亿内蒙古赤峰拿地 将建当地第二座万达广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