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社区义务理发师们

日期:09-22
志愿者老太太

原标题:70岁的社区义务理发师们

四年来,义务理发师从5人增加到12人:“我们对理发的人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是老人。”

每月22日,73岁的郝淑英都会为社区里的老人义务理发,已经坚持四年,和她一起做事的,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

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石佛营西里社区银龄助老理发服务队队长,四年来,郝淑英的队伍从5人增加到12人,但初心不改:“我们对理发的人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是老人。”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还入户理发。她解释说,老人腿脚不方便,理发其实是件难事儿。

为了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郝淑英到社区申请,把社区有理发一技之长的人组织起来。2015年10月,银龄助老理发队正式成立。

理发队长期义务给八十多岁、行动不便的张老先生理发。张老先生感慨道:“什么事办上一两次不难,难的是坚持,每个月风雨无阻,这些老头老太太给我们全社区的老头老太太剪发,真是挺伟大的。”

郝淑英把这件事概括为“老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在队员陈秀丽看来,队伍的热情和真诚,让社区里的人情味越来越浓。

70岁的社区义务理发师们

9月22日,银龄助老理发服务队队长郝淑英(右一)为老年人义务理发。新京报记者吴宁摄

现场:头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汗珠

9月22日上午九点多,石佛营西里社区小广场的凉亭,已经有十几位老人在排队等待理发。新京报记者看到,老人们笑吟吟地坐在椅子上,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志愿者们理发。

一旁的小本子整整齐齐地登记着等待理发的人名以及他们的电话。此时已经有四十多人登记。

作为队长,郝淑英也是队里的明星理发师。只见她熟练的上下挥舞着剪刀,给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剪着头发。她一边剪,一边笑呵呵地说“我是咱们社区的托尼老师”,逗得排队的人们大笑不止。

队员王荣花,技术娴熟,理得利落好看,社区里的老太太都愿意排队找她理发。看着十个人的大长队,王荣花不烦不腻,毫无怨言,总是笑呵呵的说:“别着急,再等一会儿,肯定都让大家剪上”。

不到半小时,郝淑英和其他志愿者利落地给十多名社区居民剪完了头发。在志愿者的剪刀下,老爷子的头发成了“圆寸”“毛寸”,老太太的头发则成了“利落短发”“革命家三七分”。志愿者们头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汗珠,手上也满是碎头发。

随着时间推移,理发的人越来越多,到上午十点左右,凉亭里已经坐满了排队的人。

“坐不下的老少爷们都先回家歇着,留下电话,等快到你了,我们给你打电话再下来。”郝淑英手下不停,嘴里还不断招呼着。

“没事儿,您别着急,累了就歇会儿,我们聊会儿天等着。”排队的老人笑着答复。

70岁的社区义务理发师们

银龄助老理发服务队队长郝淑英向新京报记者展示这几年来为居民义务理发的记录。新京报记者吴宁摄

入户:“理发难的心病算给治了”

除了在社区小广场理发,为了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银龄助老理发队的志愿者还入户理发。

每个月17日,七十多岁的志愿者焦光泉都会这样做:“手脚不利索的老人想剪头发,我就入户给剪。原则上是每个月17日,但是如果老人有特殊需要,给我打电话,我也会尽快过来。”

八十多岁的张老先生独自一个人生活在石佛营西里社区,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平时想理发都很困难。2016年,他知道社区成立银龄助老理发队,就和志愿者们商量好,每个月都来帮自己打理一下头发。

新京报记者和焦光泉一进张老先生家,就听见老人的声音:“老焦,你来啦?”焦光泉也熟络的应着“你咋又不锁门,多不安全。”进屋后,焦光泉扶着老人颤颤巍巍地坐到椅子上,给他围上围裙,开始理发。两个人交流不多,默契感却十足。焦光泉扶一下老人的肩膀,他就会把低着的头抬起来。

“我和老焦都是当兵出身,怎么吃苦受累都行,但是不理发,邋邋遢遢的,真是忍不了。”张老先生说,多亏了志愿者,自己理发难的心病算是给治了,“可能这种事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我们老人来说,可是大事儿。”

剪完头发之后,张老先生拿着镜子左照右照,笑得合不拢嘴。

70岁的社区义务理发师们

2019年年初,银龄助老理发服务队队员焦光泉入户给老人义务理发。受访者供图

成立:看到老人理发不便很心疼

郝淑英告诉新京报记者,理发队一共由12名志愿者组成,每个月22日,上午9点到11点,固定在石佛营西里社区小广场给本社区以及周边的老人理发:“我们对来理发的人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是老人。”她解释说,老人腿脚不方便,理发其实是件难事儿。

2015年,郝淑英在社区里碰到了一位80岁的哮喘老人拄着拐棍艰难地走着。他告诉郝淑英,头发太长了难受,要去社区小公园旁边的理发店去理发:“看到他难受的样子,我很心疼,想到自己会理发,可以帮助这些不方便的老人。我到社区去申请,把我们社区有理发一技之长的人组织起来,为老人服务。”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社区的支持。同年10月,银龄助老理发队正式成立。

很快,社区居民自编的打油诗流传起来:“理发队员很辛苦,路边挑旗战酷暑,拿起推子和剪刀,一会就理二十五(人次)。”

郝淑英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也有一些附近社区的老人来我们这里剪头发。只要是有剪发需求的老人,我们都不拒绝,毕竟这是一份信任。”

发展:有队员坐40分钟公交车赶来

截至目前,成员已经由最初的5名增加到12名,所有成员都是退了休的老党员,年龄最大的刘老先生已经84岁了。

七十多岁的陆昱霖是免费理发活动的受益者。说起这支队伍,她充满感激:“每个月的22日,这几个老人都在社区小广场等着我们。一上午喝不上一口水,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他们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从来没有人喊累。对我们的态度又和蔼又亲切。冬天的时候,我看着他们的手都冻红了,搓一搓,又继续给大家剪头发,一点怨言都没有。”她说,有的居民觉得感激,给队员送东西,队员们也不要。

除了本社区的老人,服务队还吸引了外社区的老人。82岁的吴长清住在酒仙桥街道南路社区,听说银龄服务队的事迹后十分感动,找到郝淑英,加入了服务队:“我自己也有点手艺,跟外面美发店比不了,但是推圆寸可是一绝。”

每个月22日的早晨,吴长清都会从酒仙桥坐公交车到石佛营西里社区:“每次过来都要40分钟车程,所以我都想尽可能给更多的老人理发。”

郝淑英说,在理发过程中,志愿者们也遇到过很多问题。“毕竟队友们年纪大了,再有热情,身体有时小病小痛也是难免……大家都在努力坚持,把给居民服务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做。”2018年年底,75岁的队员马志仁,腰疾犯了,一弯腰就疼得直不起来。为减少弯腰,他把剪发的椅子垫高,仍坚持了一上午,给十几名老人理了发。

陈秀丽和她的爱人也是队员,平时负责登记工作。从2015年到现在,用来登记的本子已经有十多本,来理发的人数也早已经上千。

70岁的社区义务理发师们

2019年年初,银龄助老理发服务队队员陈秀丽拿着登记理发的名单。受访者供图

陈秀丽说,她和爱人都曾经有过给亲戚朋友剪头发的经历,算是有点手艺。起初,因为担心手艺不佳,陈秀丽原本并没有想过要加入服务队:“直到我在小广场看到队员们热火朝天的给居民剪头发,大家说说笑笑,特别热闹、和谐,我就感动了,也想着发挥余热,一起来试试。没想到,郝淑英痛快的让我们加入了。”

陈秀丽解释道,老人的生活相比年轻人会单调很多,有了这个工作,让自己也充实了起来:“我们后来加入的很多队员都是被大家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了。有了服务队,社区里的人情味也浓了很多,互相帮助的人也多了。”

新京报记者张静雅

编辑郭琛

校对李立军

推荐身边“追梦人”

邮箱:xjbgandong@126.com

热线:010-67106710

中国女排险胜巴西 困境之下郎平两次调整逆转比赛 多地景区门票降价,摆脱“门票依赖”是大势所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