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码重庆美术的活力之源
王比雕塑《好消息》。(市美协供图)
刘国枢油画《送饭》。(市美协供图)
9月21日,由市美协主办的“时代形象——重庆油画、雕塑70年文献展”(以下简称“文献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该展览策划、筹备、布展历时近半年,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配套展览,也是重庆首个比较系统、完整地梳理重庆油画和雕塑艺术70年发展历史的展览。
美术的变化,折射时代的变迁。展览围绕100余位油画家、70余位雕塑家的代表作,以及影响重大的美术作品,以时间为序,展出代表作原件或复制件、代表作草稿、全国美展的入选或获奖证书等,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重庆油画和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更让观众看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思想和生活的巨变。
重庆油画和雕塑艺术有过怎样的高光时刻?为什么一批又一批的重庆美术家能够闪耀中国当代美术史?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俯下身去
做时代敏锐的观察者
9月20日,记者在展览开幕前来到重庆美术馆探馆。面对一幅幅油画作品,仿佛看到了作者俯下身去、沉下心来,从生活和人民中获得智慧的生动实践。
刚步入“文献展”展厅,记者就看到了川美百岁教授刘国枢的油画《送饭》。和他的《飞夺泸定桥》等代表作相比,这一幅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的作品鲜为人知,也极少面世。
刘国枢在《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研究系列——刘国枢研究》一书中自述道:“是年(1952)冬到重庆101钢铁厂长期体验生活,返校创作油画《送饭》,参加西南美术工作者协会举办的西南美展,获好评。深入生活初获成果,受到鼓励。”
“这一作品反映出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展览策展人之一、川美副教授屈波说,作品中的女工人作为劳动者,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油画《父亲》的复制件和草稿也在展览中亮相。这幅作品于1981年1月17日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轰动全国。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在《也谈〈父亲〉这幅画的评价》一文中评论道:“它远非只是客观地再现农民生活的苦楚,而是表现了老一代农民的勤劳、朴素和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
名作的诞生,离不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1980年,筹备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消息发布后,同学们都非常踊跃。为了避免题材撞车,我将目光锁定在曾经插队的大巴山。”市美协名誉主席罗中立回忆,创作《父亲》的最初灵感是1975年除夕夜偶遇的一位守粪老人,老人在冬夜流露出的神态,让他感触颇深。
这之后,经过长期观察、创作、修改,罗中立终于让无数人记住了这一中国农民形象。
展览还展出了市美协主席庞茂琨的《苹果熟了》的复制件和草稿。1983年,还是川美大二学生的庞茂琨完成了这幅作品,该作品入选了1984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
“去年我们到了凉山彝族地区体验生活,当地那扑面而来的一种陌生的气息在我内心里引起了一阵似曾有过的震动……在一阵激情的推动下我确立了画面基本构思……”庞茂琨在《谈谈我画〈苹果熟了〉》一文中写道。灵感“扑面而来”后,又过了8个月,庞茂琨才创作完成《苹果熟了》。
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重庆美术家的身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重庆参展油画36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创历史之最。《果蔬欢·百姓乐》《春运之回家》《讲台日记》等入选国展的作品,传达出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质感令人动容。
注重互动
让艺术作品喜闻乐见
提到诞生在重庆的雕塑,不少人首先会想到《收租院》。
这组大型雕塑由川美雕塑系等创作于1965年。当年12月,这组雕塑的复制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两个多月吸引了40多万观众前去观展。
为何一组雕塑能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据了解,作者们在创作期间,听取了不少农民意见,并从民间泥塑技艺中汲取营养,让农民看得懂雕塑所传达的思想。
美术批评家栗宪庭在《泥塑〈收租院〉的修改》一文中表示,《收租院》创造了通俗易懂,为中国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
同样有着持久生命力的雕塑,还有坐落在重庆长江大桥南北桥头的《春夏秋冬》。《春夏秋冬》由叶毓山、郭其祥、龙德辉、伍明万、王官乙等从1980年开始创作,1984年落成,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出现的大型城市雕塑之一,也是国内第一次将人体艺术运用于户外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
“我在任何一座长江大桥上经过时,都会想起《春夏秋冬》。”王官乙说,当《春夏秋冬》的设计方案出炉时,雕塑的裸体形式受到争议。艺术家们在雕塑上适当地增加了薄的衣服和飘带后,方案才得以通过。
如今,《春夏秋冬》不仅早已成为市民喜爱的城市地标,还成为了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更多关注和呵护。“在争论的过程中,民众第一次接触到西方人体雕塑的概念,从愕然、冲突到理解和接纳,艺术在与民众的双生互动中,开启了从美术馆走向公共空间的大门。”川美副院长焦兴涛说。
记者发现,展览中还有许多青年艺术家的身影。川美青年教师娄金创始于2014年的《筷子项目-13亿双筷子》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观众可以参与设计筷子,并为其编号,让生活更具艺术气息。
川美雕塑系学生赵强创作的《阖家》也亮相“文献展”,该作品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进京作品。作品描绘了一个现代农村的幸福家庭,一家三口正拿着手机自拍,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一刻。作品中的母亲以他的母亲为原型创作,流露出浓浓的温情。
据悉,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雕塑展区中,重庆将有23件雕塑作品亮相,包含焦兴涛的《烈焰青春》等。
抒写时代
推动重庆美术走向高峰
市美协相关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在已举办的历届全国美展中(从1980年五届美展始),重庆参加全国美展共获得金奖作品4件、银奖18件、铜奖33件、优秀奖150件,入选作品近1000余件,充分展示了重庆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强大实力和风采。
除了油画和雕塑,重庆美术在版画、艺术设计、中国画等领域也取得了令美术界瞩目的成绩。西南大学教授彭伟创作的版画《而立之年》、川美教授段胜峰等设计的《全地形突击救援车》等作品都曾斩获全国美展金奖。
为何重庆美术能在70年中取得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同时期的重庆美术家们,总是熨帖时代发展脉搏,关注社会现实,回应时代呼唤和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需求,创作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展览总策展人之一、川美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黄宗贤表示,一座城市,同时承办全国美展两个重要门类的展览,这从一个侧面彰显了重庆在中国当代美术整体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体现了重庆文化艺术界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上,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应有的担当和崭新的面貌。
“美术家们取得的成就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他们不仅受益于时代的进步,还主动参与到推动时代进步的事业中,如用设计助力脱贫攻坚等。”屈波表示,奖掖新人的传统让重庆美术人才可以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去回应时代的呼唤。
重庆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邓建强说,“文献展”将让重庆的美术工作者、市民更加了解重庆油画和雕塑艺术70年的发展历程,也将激励美术工作者立足当代、反映现实、关照生活,对美术事业潜心追求,对时代保持激情,经过长期积淀、提炼、感受,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美术作品,推动重庆美术从高原走向高峰。
对即将在渝开展的全国美展,专家们认为其影响必将深远且持久。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徐亮表示,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区和雕塑展区展览在渝举办,必将进一步提升重庆美术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城市人文品质。
全国美展绘就中国美术时代画卷
本报记者赵迎昭
全国美展全称“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被称为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该展览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9月21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美协相关负责人。
展览由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每5年举办一次,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盛事。市美协相关负责人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美展对促进国内艺术繁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届获奖作品,更是成为一代代的艺术经典。
美术创作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镜子,但优秀的美术作品从来不是时代的被动反映,而是对时代精神和人民智慧的高度提炼与升华。历届全国美展的举办,构成了一幅恢弘的中国美术时代画卷。资料显示,第一届全国美展(1949年7月2日在北平艺专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出木刻、漫画、年画、连环画、油画、国画、雕塑、窗花、美术资料等604件。而到了2014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13个分展区在全国陆续亮相,为全国人民呈现了一场空前的视觉盛宴。这一届全国美展,共展出从24000余件投稿作品中遴选的4391件作品,精品力作可谓遍地开花、尽情绽放。
“1949年至今,全国美展已举办12届,成为国内最具学术性和影响力的品牌展览,以及为美术界输送人才和作品的重要平台。”上述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12届全国美展累计展出作品已达3万余件,当中产生的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徐匡、阿鸽的《主人》,都已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