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吨“洋垃圾”伪报入关?沪人大代表旁听了一起公益诉讼

日期:09-21
洋垃圾人大代表

原标题:100多吨“洋垃圾”伪报入关?沪人大代表旁听了一起公益诉讼

摘要:公益诉讼,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生面孔”。

100多吨“洋垃圾”伪报入关?沪人大代表旁听了一起公益诉讼

为了蝇头小利,100多吨“洋垃圾”报关进口。尽管这批“洋垃圾”最终被阻挡在国门线上,但处置和惩罚远未结束。

 9月5日,因洋垃圾而发起的一场公益诉讼在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一起旁听了这场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生面孔”。这起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究竟有什么启示?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到消费者权益,如何通过公益诉讼,维护我们的公共利益?

谁为百吨固体废物入境买单

这起公益诉讼案的审判队伍很庞大,由3名法官与4名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旁听席上坐着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

 4个被告,一船铜污泥。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禁进口“洋垃圾”,4名被告仍利欲熏心,罔顾国家法律,企图通过伪报方式将“洋垃圾”引入国内,以牺牲环境的代价从“洋垃圾”中提取有限的可回收利用物牟利,造成环境污染的重大风险。

2015年初,被告华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联系到被告黄某、被告米泰公司陈某、被告薛某,要求采购进口含铜固体废物。2015年9月,薛某在韩国组织了一票138.66吨铜污泥,由米泰公司谎称“铜矿砂”制作报关单证,华远公司向米泰公司支付货款45万余元,由黄某在上海港报关进口。此后,这批货物被海关查获滞留港区。

尽管案件当事人获利仅几十万元,但清除这些固体废物所需花费的人力、财力不容小觑。法庭上,公益诉讼专家辅助人、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张勇表示,铜污泥是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本案污泥中铜含量约为3.40%-31.45%,含有镍、锌等重金属,属于“涉重金属污染物”。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表示,涉案铜污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应委托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经上海市价格认证中心评估,涉案铜污泥处置费用为105.37万元。经合议庭评议后认为,4名被告在明知铜污泥系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的情况下,共同商议、分工合作,进口铜污泥,造成环境污染风险,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故4名被告连带赔偿非法进口固体废物处置费105.37万元,支付至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专门账户。

打造公益诉讼“上海样板”

“这个案例十分典型。”华东政法大学公益诉讼研究中心主任李翔教授说,随着生态环境重要性日渐凸显,相关公益诉讼案件逐渐增多。据悉,2018年至2019年8月,全市法院共受理32件公益诉讼案件,其中24件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占比高达75%。

据悉,公益诉讼工作在沪已取得突破,近两年,上海检察机关和法院受理多起公益诉讼案件。比如检察机关自2017年7月开展公益诉讼工作,至今年7月底,共研判公益案件线索2500余件,立案受理公益诉讼案件565件,提起诉讼29件。针对进口洋垃圾、非法排污、非法倾倒危废固废、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减肥药保健品非法添加药物、生产含瘦肉精牛肉、生产假阿胶等违法行为积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依法维护公益。

在这起“洋垃圾”公益诉讼案件中,相关方涉及安徽、浙江、上海。

李翔认为,上海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时,除了要解决上海自身的问题,还要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所涉及的公益诉讼中的联动机制。“上海的司法部门和立法机关要将眼光放得更远。”在他看来,公益诉讼案件尤其是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跨区域协作机制很有必要。

据悉,上海法院正在推进公益诉讼跨省协同,打造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共同体。青浦被确认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规划的4个生态战略协同区横跨苏浙沪,对长三角司法协同、区域协作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上海检察机关已经会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检察机关签订《关于长江经济带检察机关办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还与长三角省级院签订《建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牵头召开环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会议,就环太湖水环境治理出台行动方案。

破解“公地悲剧”,公益诉讼是一种手段

市人大代表邹文权历数检察院的四大检察职能,其中,公益诉讼是四项中最不为人所了解的一项。在他看来,目前,全社会支持公益诉讼的意识尚未形成,协助公益诉讼调查取证权落实尚不到位,公益诉讼领域扩展尚显滞后。“支持检察公益诉讼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他建议,检察机关加大宣传力度,向大众普及公益诉讼的相关知识。

经济学上有著名的“公地悲剧”理论。一块草地划分成几块给个人,中间留下一块作为公共用地。一年下来,“个人用地”用得有计划有节制,“公共用地”因过度放牧寸草不生。这就是“公地悲剧”,即人们过度使用公共资源,最终会因资源有限而引发冲突,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到消费者权益,我们的公共利益由谁来发声?破解“公地悲剧”,公益诉讼就是一种诉讼手段。

市人大代表刘正东认为,尽管这两年公益诉讼案件取得突破,但现有的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偏少,范围偏窄。“两年多来,本市检察机关研判公益诉讼线索2500多件,但提起公益诉讼的才29件,数量相对较少。而在上海法院受理的公益诉讼中,大多集中在环境和食品安全等民事公益诉讼领域,对行政公益诉讼涉及很少。”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目前公益诉讼的线索还太少,拓宽公益诉讼线索的渠道很有必要。”刘正东建议,检察机关在现有与12345热线对接以及行刑衔接的基础上,要增加检律互动,即检察机关与律师事务所就公益诉讼的线索加强互动。在他看来,上海目前有28000多名律师,很多律师都在从事民事案件以及行政案件的诉讼,掌握很多公益诉讼线索,他们可以成为公益诉讼线索的重要来源。

在“洋垃圾”这起公益诉讼中,4名被告最终为百吨固体废物入境买单。如何通过公益诉讼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市人大代表厉明认为,对公益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在判决相应的处置修复费用的同时,还应追加罚款,增加违法成本,这将为社会树立好的样板。“判被告要承担修复的费用,如果他一时拿不出来,下一步环境污染怎么修复?”厉明担心万一修复费用不到位,会造成环境修复搁置,建议未来设立环境污染的损害基金,先由基金将废弃物处置,然后再向有关当事人追诉。

刘正东建议,上海人大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地方立法先行先试,为下一步全国制定公益诉讼法奠定基础。他也很认同加强宣传的做法,“检察机关要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这些地方是最容易产生公益诉讼的,让检察机关协助他们,使‘公地悲剧’现象不再重演。”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周寅杰

十一假期到新加坡旅游,需重视涉水安全、谨防诈骗 江西: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开发区基础设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