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借助社会力量开发文创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有了官方指导
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的内容包括著作权授权、商标权授权、品牌授权和其他授权四类。
2019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峰会现场展出的故宫系列文创产品。新京报记者倪伟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博物馆可以将哪些资源对外授权、可以获得哪些权益?如今有了官方指导手册。由国家文物局编制、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今天(9月19日)在2019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峰会上正式发行。
据介绍,制定《指引》是为了推动博物馆逐步开放共享文物资源信息,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解决制约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馆藏资源授权的制度瓶颈。
上海博物馆配合“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开发的系列文创。新京报记者倪伟摄
“以前文创产品开发更多依托于文博单位,社会力量进入存在一定的制度局限。”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指出,在授权开发文创产品过程中,存在着文博单位文创产品开发体制机制、文创开发能力、创意设计人才缺乏等问题。
如今,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实现了为政策“松绑”,有利于文博单位和市场主体等各方力量,打通资源、创意、市场全链条,共同开发高质量产品。
《指引》包括5章23节,分为总则、授权内容、授权模式、授权流程与义务5章。《指引》明确,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的内容包括著作权授权、商标权授权、品牌授权和其他授权四类,其中著作权授权包括馆藏资源的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等。
博物馆馆藏资源的著作权可以体现在具有再次创作特征的数字信息资源上,例如藏品和建筑的文字介绍、图像、视频、三维模型等,博物馆可以将这些资源的著作权对外授权,获得收益。授权方式包括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
刘玉珠说,我国拥有博物馆超过5300余家,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总数超过1亿件(套),还有巨量民间收藏文物。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有利于促进文物资源有序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唤醒沉睡在博物馆里的万千文物。
新京报记者倪伟
编辑李国君校对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