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北京空气质量距市民期待仍有差距
随着燃煤污染问题基本解决,机动车为主导的移动源污染特征更加突出。
新京报快讯(记者李玉坤)近年来,北京大气环境得到持续改善。2018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不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表示,北京空气质量与国家标准和广大市民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9月1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受市政府委托作了关于《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报告。
据介绍,北京主要污染物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2018年,北京PM2.5、PM10、二氧化氮、臭氧浓度分别超过国家二级标准46%、11%、5%和20%。其中,PM2.5超标比例最大,是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与发达国家大城市年均10-20微克/立方米相比,北京PM2.5年均浓度超过其2-3倍,与市民群众对蓝天的期盼仍有差距,空气质量改善仍将是长期、艰巨的过程。
空气重污染情况仍时有发生。近年来,北京空气重污染日呈明显下降趋势,但2018年仍有22天。特别是秋冬季,受不利气象条件、季节性污染物排放量增大等因素影响,空气重污染易发、多发,2018年秋冬季重污染日占全年的85%。
陈添表示,随着多年来持续性、大规模、集中化工程减排项目的陆续实施,北京工程减排的潜力空间越来越小。随着燃煤污染问题基本解决,机动车为主导的移动源污染特征更加突出,城市正常运转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刚性”排放占比越来越大,需要从工程减排为主转向工程和管理减排并重,更多地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依靠法律、经济、技术和公共政策的引导,通过管理的法制化、精细化,来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据介绍,下一步,北京将严格落实《北京市扬尘管控工作意见》,加快研究出台各类施工工地监控技术和数据传输规范,形成全市统一的扬尘可视化、智能化监管平台,完善管理和执法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充分使用记分、信用联惩、停止在京投标资格等手段加强扬尘违法行为监管。
新京报记者李玉坤
编辑丁天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