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与未来相遇与科学相拥
——“未来科学大奖”打造中国“诺奖”
本报记者孙亚慧
未来科学大奖2019年获奖者。
2016年1月17日,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宣布设立未来科学大奖,这一备受瞩目的民间科学技术奖项到今天已走过4个春秋。
如今,由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的未来科学大奖已成为中国科技奖项版图的重要补充,而社会力量的不断加入,也使得民间科技奖项逐渐展示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要做“中国的诺贝尔奖”
近日,未来科学大奖2019年获奖者在北京“揭开面纱”。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凭借其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陆锦标因在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的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因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成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王小云也由此成为第一位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女性科学家。
“做中国的诺贝尔奖”,是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之初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目标。想要对标已走过110多年历史的诺奖,激励全球范围内的华人科学家,甚至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梦寐的奖项,未来科学大奖需有“百年树人”的思想准备,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磨砺。
在奖项设置方面,未来科学大奖在借鉴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知名科学奖项经验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到创新。例如,捐赠形式为4位捐赠人共同出资,并没有选用其它奖项多由家族或个人捐赠的形式。
在评审过程方面,设置提名权与评审权分离、评审委员与被提名人不接触原则等规则。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来自世界众多顶级院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知名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邀请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机构推荐。最终获奖名单由科学委员会参考国际同行评议不记名投票确定。
提高社会力量奖项影响力
作为民间科学奖项的代表,未来科学大奖等奖项壮大发展的背后,是中国对社会力量创设科技奖项的支持和鼓励。
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其中专门强调,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健康发展,“对于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组织保障的奖励,鼓励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逐步培育若干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奖项。”
同年,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社会科技奖励在激励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注入正能量。
事实上,民间捐资支持,是整个科技发展生态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政府、企业、民间等多方形成合力。在业内专家看来,鼓励民间资金支持科技奖励活动,提升社会力量科技奖励的整体实力和社会美誉度,将极大改观社会力量科技奖项“短缺”的现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国社会力量奖项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对企业家来说,捐资设立科技类奖项也是支持科学事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国,香港的多位知名企业家就曾捐资设立多个科学奖项,其中包括何梁何利奖、邵逸夫奖等。
放眼全球,举世公认的诺贝尔奖是由化学家、企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委托其后人捐资设立;全球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性医学科研所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是由美国企业家霍华德·休斯出资;俄罗斯著名投资人尤里·米尔纳夫妇于2012年出资设立了全球奖金最高的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出资捐助科学事业,企业家们也在用实际行动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
让科学家成为时代榜样
关注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获奖者不限国籍、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除了奖金奖励,未来科学大奖像诸多官方主导的科技评奖一样,在诞生之初也承担着另一份重任——弘扬崇尚科学之风、让科学家受到应有的尊重,激励科学家的同时也鼓舞万千科学爱好者,让科学家成为公众学习的榜样。
奖项设立4年来,获奖名单上出现了一个个重量级获奖人。物理学家薛其坤、生物学家施一公、化学家周其林、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李家洋等知名科学家均获得过此奖。
细心观察便可发现,近年来公众对于科学家的关注和支持热情愈发高涨,围绕着科学家事迹的舆论热点时常“刷屏”网络。
2018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李家洋、张启发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未来科学大奖,以表彰他们在推动水稻产量可持续增长的“命题”下获得的重大成就。袁隆平获奖的新闻一时引发网友热议,凭借上亿的微博阅读数甚至位列当时热搜榜榜首。“您是中国的脊梁”“袁爷爷多保重身体”……网友们纷纷把自己最真诚的赞美与祝福献给了这位备受尊敬的科学家。
时间轴再向前转动一圈。2017年,当时年仅36岁的许晨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最年轻的获奖人”凭借突出的科研贡献走红网络,着实“圈粉”无数。不少青年人更是将许晨阳作为自己的目标,立志要在所从事的行业中闯出一番天地;许多孩子将许晨阳视为成长路上的偶像,要“像他一样做科学家!”
激励更多人选择走近科学、爱上甚至成为科研工作者,在探寻科学真理的征途中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正是不少民间科技奖项设立的共同初衷。我们相信,得益于民间科技奖的发展,创新的科学精神会更好地影响中国乃至全世界、影响下一代,走向科学更辽阔的未来。
链接
未来科学大奖此前已3次评奖,有12人获奖,分别是——
生命科学奖:卢煜明(2016年),施一公(2017年),袁隆平、李家洋、张启发(2018年)
物质科学奖:薛其坤(2016年),潘建伟(2017年),马大为、周其林、冯小明(2018年)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许晨阳(2017年),林本坚(2018年)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