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草地贪夜蛾危害将常态化农业农村部:构建长效防控机制
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将越冬定殖,成为我国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
新京报快讯(记者黄哲程)今天(9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发布会介绍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治情况。今年全国已有25个省份发现草地贪夜蛾,由于南方玉米大面积收获,北方玉米灌浆成熟即将收获,草地贪夜蛾危害期已过,对玉米主产区的威胁全面解除。不过,草地贪夜蛾将成为我国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其发生和危害将成为常态。
据悉,由于国内多数地区防控及时,草地贪夜蛾未成灾,对秋粮影响有限,全国见虫面积1500多万亩,实际发生危害面积为246万亩。受境外虫源持续迁入和本地多代繁殖叠加影响,西南危害较重,不过产量损失基本控制在5%以内。湖南、湖北、安徽、江苏这些属于迁飞过渡区,产量损失基本控制在3%以内。黄淮海、西北等玉米主产区是点状见虫,基本没有造成损失。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朱恩林介绍,今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实现了预期目标,在北方地区的防治基本结束,河北已经不会造成危害。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将越冬定殖,成为我国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其发生和危害将成为常态,加上今冬明春境外的虫源还可能迁入,防治任务仍然艰巨,未来需加强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完善灾害应急扶持政策,构建长效防控机制,实现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
今年在草地贪夜蛾防治过程中,各地在监测方法、防控措施、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摸索了一些好经验和做法,朱恩林认为,需要总结经验,加以完善提升和推广应用。
在监测防控方面,目前草地贪夜蛾还有极少数残留的虫子可能会随气流回迁到西南、华南地区,年底以后,境外虫源还可能迁入,今冬明春要重点做好西南、华南地区监测,及早做好预测预报和防治准备。
监测防控能力也将强化。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将通过相关项目加强网点布局,强化监测防控设施设备建设,增添数字化、智能化的装备,提升监测防控能力。
此外,农业农村部还将积极推进国际合作。“虫子不仅中国有,缅甸、越南这些周边国家也有”,朱恩林说,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周边国家的合作,开展联合监测、信息交流、技术合作,促进周边国家提高防治水平,减轻境外虫源迁入威胁。
■科普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分布于美洲大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76个科,353种,具有适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害重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灾害生物。根据取食寄主植物的嗜好性,草地贪夜蛾被分为喜欢取食玉米的“玉米型”和喜食水稻的“水稻型”。
今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从云南开始逐步向北扩散蔓延至目前的25个省份,在我国主要危害玉米作物。
新京报记者黄哲程
见习编辑刘梦婕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