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邮政业务总量增长7700多倍

日期:09-17
改革发展

原标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邮政业务总量增长7700多倍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邮政业务总量增长7700多倍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邮政业改革发展成效发布会,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介绍,邮政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行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通信的国家之一,根据甲骨文记载,中国古代邮驿起源于殷商,兴于周朝,到春秋战国已经比较普遍。从商朝至清末国家开办近代邮政之前,中国邮驿通信经过了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促进我国政治统一、文化交流和中外往来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也揭开了中国邮政业发展的新篇章。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邮政业发展,不断强化邮政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在邮政体制改革方面,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先后部署完成了邮电管理体制调整、邮电分营、邮政政企分开及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改革等重大体制改革任务,始终引领邮政事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法治建设和保障方面,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并根据行业改革发展需要数次修订修正,颁布实施《快递暂行条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邮政法律法规体系。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方面,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邮政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极大地释放了政策红利,激发了发展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邮政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邮政业改革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加强快递队伍建设,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加快农村“电商配送”渠道建设,强化快递包装废弃物防治,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这些重要指示批示,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为民的宗旨和情怀,体现了党中央对邮政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鼓舞和激励着全体邮政人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全力加快推动邮政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邮政业务总量增长7700多倍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邮政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邮政体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邮政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邮政业在探索中前进。1949年,我国邮政业务总量仅1.6亿元,到2018年,全国邮政业务总量已经达到12345亿元,增长了7700多倍。1984年中国邮政率先在国内开办特快专递业务,快递服务从无到有蓄势崛起,业务规模连创新高。30年来,快递业务总量由1988年的153万件激增至2018年的507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1.5%。2018年,全国完成快递业务收入6038亿元,占邮政业务收入比重达到76.4%。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超过50%,已经成为世界邮政业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二是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新中国成立之初,邮政网络残缺不全,生产设备陈旧落后,全国邮路长度仅70.6万公里,邮政服务局所2.6万处,大部分设施集中在大中城市。经过70年大规模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综合利用,连接城乡、覆盖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络。到2018年,全国建成了230多个邮政和快递类专业物流园区,邮路和快递服务网路单程长度达到3944.8万公里,拥有各类营业网点27.5万处,分别是1949年的56倍和10.4倍。湖北鄂州国际航空快递枢纽项目进展顺利,全行业拥有3家货运航空公司,运营全货机115架,邮政、快递服务汽车32.2万辆,电商班列、高铁快递等运营模式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发展质效显著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邮政业生产能力和水平低下,干线运输主要依靠畜力驮运,分拣和配送主要依靠人力手工作业。经过70年的不断发展,邮政业生产运营效率持续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显著增强、新业态不断涌现、企业实力大幅提升、与关联产业衔接更加紧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到2018年,全国建成数百个智能化分拨中心,电子运单使用率超96%,极大提高了各环节处理效率。32万组智能快件箱投入运营,箱递率提升至11.3%。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一批行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加快应用,邮政光学字符识别等分拣技术和“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技术装备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跨境网购成效明显,仓配一体、冷链快递等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持续上升,7家企业陆续上市,已形成6家年收入超3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是服务民生能力稳步增强。新中国成立之初,邮政服务十分落后,邮件传递时限长、频次不稳定,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享受不到邮政普遍服务。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邮政普遍服务的可及性、均衡性不断提升,快递服务遍布城乡并开始向村一级延伸。“十二五”期间,我们启动了邮政空白乡镇局所补建工程和“快递下乡”工程,总体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目标。到2018年,全国共建成村邮站17.8万个、“邮乐购”站点61万个,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超过了95%,建制村直接通邮率接近100%,全国县级城市党政机关人民日报当日见报率达到83.6%。邮政业年服务用户已经超过1000亿人次,支撑网络零售交易规模突破7万亿元,带动农副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超过70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以上,行业通政便民利商功能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用邮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

五是国际交流合作深入推进。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邮政业国际交流与业务发展受到严重影响,1949年,与中国建立直接通邮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只有26个。经过积极不断争取,1972年万国邮政联盟恢复我国合法席位;1980年,中国邮政正式开办国际特快专递业务;1999年,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成功在北京举办;2013年,中国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国际领军企业不断扩大在华投资和经营范围,我国邮政业与世界邮政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到2018年,中国邮政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邮关系,我国快递企业加快在重点国家和地区网络布局,跨境寄递、国际物流和海外仓等业务迅速发展。我国多次当选万国邮政联盟行政理事会和经营理事会理事国,深度参与邮联体制改革、国际铁路运邮规则制定等国际事务,在全球邮政治理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央视记者唐颖)

责任编辑:柳龙龙

汽油弹威胁生命 香港警协会呼吁实弹还击 第二届进博会装备展增设室外展区,特种车辆将亮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