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执业药师配备要求 北京便利店售药再迎利好

日期:09-17
医疗器械

原标题:放宽执业药师配备要求北京便利店售药再迎利好

在北京“便利店售药”超过半年的试水期过后,此前企业的“门槛高”、“与药店竞争”等担忧并未出现,在人员、面积、距离等企业关注问题上反而迎来了更为宽松的政策支持。9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北京便利店售药将放宽执业药师配备要求,同时豁免售药便利店相邻药店间距要求及适当放宽药品、医疗器械分类摆放要求。

北京便利店销售药品在政策上可谓频亮绿灯。商业专家认为,这表明未来在非处方药品零售方面会有更多的可放开的空间,如24小时自动售药机等新兴业态或更多业态都可能进一步放宽限制,以实现便民效果。

58家便利店可售药

9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药监局了解到,针对人员、面积、距离等企业较为关切的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其中,放宽执业药师配备要求,连锁便利店总部至少配备1名执业药师,零售门店不做单独要求。此外,豁免售药便利店相邻药店间距要求及适当放宽药品、医疗器械分类摆放要求。

与此同时,政策还将为申请试点的企业建立绿色通道,连锁门店可以由总部统一申请、统一验收、统一办理,并提供全程专人服务;当天受理、当天验收、当天发证;市药监局表示,还会成立工作组实地走访,强化督查。据了解,北京各区也在加紧落实支持便利店售药的细节措施,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规划售药便利店布局,满足市民求医购药需求。

记者从市药监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取得经营板蓝根、电子血压计、医用防护口罩等乙类非处方药和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服务资质的试点便利店共58家,主要集中在物美、京客隆、屈臣氏等连锁便利店企业。

去年10月,北京市首次开始松绑便利店售药业务。《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允许连锁便利店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

消费惯性培育期

政策上频“亮绿灯”,但便利店售药还未普及,消费者尚未形成习惯。一位家住石景山的于女士表示,自己还不习惯在便利店购买药品,仍会尽量选择在专业药店购药,尤其在自己对于部分药品的药效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更希望店内有专业人士指导购买。

同时,一位便利店连锁品牌负责人表示:“搭载药品的初衷主要是为了便民,目前试点营业期间,购药的消费者还比较少。”另一位便利店店长透露:“店内药品日均销售额为40-50元。”由于便利店售药配有执业药师,消费者经常来做用药咨询。这一业务尚在初期阶段,未来的消费习惯养成和信任还需时日。

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姗指出:“便利店售药门槛降低后,最主要的问题其实落在后续的监管上。便利店售卖的药品是否合规,有没有超范围的药品经营,以及药品储存是否得当、有没有过期药,这些问题谁来管、谁来查、有没有定期检查等都需要明确到位。”

对此,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药监局将持续跟踪现有售药便利店药品质量安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药品质量。在传统药店服务人口密度降低,盈利周期延长的背景下,密切关注便利店试点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方向,形成便利店售药与传统药店的有益互补,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一站式购买生活用品和药品的便捷。同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固化形成制度措施,为该政策在全市推广打好基础。

更多放开空间

实际上,便利店销售药品作为一项便民举措,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多购药渠道。陈乔姗表示,北京市进一步放宽便利店售药服务限制,特别是对执业药师配置要求降低,使便利店售药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加,对便利店来说是一大利好。

陈乔姗同时强调,尽管便利店售药服务限制放宽,但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会有大量便利店涌入售药服务,便利店需要评估自身供应链资源,像苏宁小店、7-11、便利蜂这类连锁便利店可能会在药品货源方面具备较好的资源,有更好的议价能力,但具体实施还需要一定的运作时间。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北商研究院特约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便利店的此次政策放宽,将会是售药业务全面放开的第一步,未来,在非处方药品方面会有更多的可放开的空间。例如,可能会出现24小时自动售药机等新兴业态,或在更多的业态范围内放宽限制,售卖一些安全性比较高的非处方药。

此外,赖阳还表示,在市场经济下,便利店拓展销售药品功能的核心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便利,让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进一步得到提升。企业会以此为起点,从拓展经营方面探索自己的发展空间。未来,各业态之间的经营界限将会实现更多的交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王晓然赵驰孔瑶瑶

中石化易捷牵手多点发力零售 苏宁正式启动家乐福中国门店改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