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
本报记者徐颖
今年全省压缩一般性支出18亿元,其中,省级压缩2亿元、市县压缩16亿元。压减资金统筹用于“三保”支出和重大民生项目支出。
上半年,全省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各项重点支出均得到较好保障。下半年,省财政将狠抓财政收支管理,在过“紧日子”的同时,大力开源节流,兜实兜牢“三保”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汉阴县,人口多、底子薄,其财政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今年以来,随着减税降费等减收因素与各类增支因素叠加,该县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财力有限,如何挑起30余万人的国家级贫困县“财务管家”的重担,落实好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的要求?汉阴县的应对方案是继续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把好钢用在民生“刀刃”上。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政府过“紧日子”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纷纷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的同时,持续加大教育、医疗、脱贫攻坚等民生投入,把财政资金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倾斜。
政府精打细算过“紧日子”
今年以来,中央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短期会直接减少财政收入,民生支出又是刚性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
那么这一难题该如何解决?
“我们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过‘紧日子’,确保‘三保’不出问题。对于不该花的钱,财政部门就要做‘铁公鸡’,一毛不拔。”省财政厅厅长丁云祥说,各级各部门要制定压缩一般性支出项目清单,对会议费、出国费、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维护费等一般性支出,一律按不低于5%的比例进行压缩。
“其实,这几年政府一直在过‘紧日子’,但今年的力度可谓空前。”陕北某县科级干部陈军对此感受颇深。
“我们将过‘紧日子’要求体现到了今年的预算编制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预算管理。今年市本级共压减一般性支出2519万元,压减比例达到5.28%。”宝鸡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汉中市在今年的预算中共压减一般性支出1.16亿元,压减比例达到7.3%。咸阳市在安排今年预算时,全市共压减一般性支出1.14亿元,压减比例达到6%。铜川市在编制2019年一般性支出预算时,对于按照定员定额标准测算的综合办公经费,统一按照5%的比例压缩,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下降6.1%。
说到底,政府过“紧日子”是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职责所系的关键事项上,办实事、出实效,这也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要义所在。(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