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有负重前行,何谈花好月圆
手绘图:《小时不识月》 by甜甜余味
又到一年秋节至。
中美经贸摩擦,不知不觉,已经见证了两个中秋。
去年9月24日,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正式生效;同一天,除了该有的反制措施,中方还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
今年的中秋节,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几近常态化的贸易战、中美磋商进程的跌宕起伏、止步不前的议题搁置,让双方的一举一动格外牵动世界的目光。
当此之时,新华社发布的一条消息可谓十足重磅: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相关方面获悉,日前美方已决定对拟于10月1日实施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做出调整,中方支持相关企业从即日起按照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自美采购一定数量大豆、猪肉等农产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对上述采购予以加征关税排除。
第十三轮磋商在即,毫无疑问,中方这是在以实际行动展现推进经贸磋商的善意和诚意,如此前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时所说,是在“为磋商创造良好条件”。
而在此之前,中美双方互伸“橄榄枝”的做法也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北京时间9月11日,中方公布了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宣布将自9月17日起免除16项自美进口商品的关税;十几个小时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将对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上调关税从10月1日推迟到10月15日,“作为善意的表示”。
北京时间12日,刘鹤副总理在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格林伯格时明确表示,全世界期盼中美磋商取得进展,双方工作层将于下周见面,围绕贸易平衡、市场准入、投资者保护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交流。
北京时间12日晚上8时(当地时间12日上午8时),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美方期待美中经贸磋商在未来几周取得进展,并称“认为中方展现出了善意”,该表述与其9月9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所说的“中方愿意赴美谈判是善意的表现”一脉相承,显然已经对中方态度“心领神会”。
当地时间12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当众表示:会考虑与中国达成临时协议推迟关税,“容易的先做”,“我猜想我们可以考虑”。
双方这你来我往的释放善意,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重视——中国央媒刚刚对美方推迟上调关税给出正面评价,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就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评价蕴含的信息,称“中国官媒的报道展现出北京希望能推动经贸磋商的迹象”,而彭博社也迅即爆料,称有五位知情人士表示美方准备提出一个简版协议,如果能签署就不再增加新关税,甚至可以取消部分老关税。
看到这些消息,大部分人的反应大概是,消息还不错,但是让我们保持冷静。毕竟,这些“善意”目前为止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改变,举起的关税大棒也仍未放下。
这些当然没有错,可是,在当前的僵持局面下,想要短时间就彻底解决各种争议,显然不切实际。双方都能拿出相向而行的态度和行动,已经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务实做法,至少能为局势转圜提供更多可能,增大解决问题的几率。
如何将这些“善意”切实落地?如何让相向而行的路径越走越畅通?
从上面的各条消息来看,我们不难梳理出几条思路:
一是,美方推迟上调关税,利好的一面是给出了改变当前局面的窗口期,如果双方能在10月15日之前达成一致,情况或许会不同;当然,也有可能什么都不会改变。
二是,接受“和而不同”并谋求最大公约数,或是打破当前僵局的核心思路,美方说“容易的先做”(“the easy ones first”),亦是强调从双方好达成共识的先入手——放宽历史的视界,会发现这是中美处理分歧的有效经验。
三是,时间节点环环相扣,10月15日会发生什么,取决于10月初的第十三轮磋商;10月初磋商进展如何,取决于从现在起接下来的两周;接下来的两周能达成什么,跟双方工作层下周的会面息息相关;而对于下周即将会面的双方工作团队,现在又哪有节假日可言?
事实上,一年多里,仅从历次事态演变的时间点来看:自美方发起这场斗争以来,很多中国传统节日,咱们中方相关战线的工作人员大概都是跟同事一起度过的——清明、五一、中秋、小年、元宵节……有位参与其中的朋友就曾感慨说,这一年多,从没过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就连春节也没能休个全须全尾的假。
苦不苦?恐怕无法用“如人饮水”这样的评价去一笔带过,因为那过于低估了这背后的付出。日复一日,轮复一轮,又有谁比这些亲历者们更希望能尽快完美地解决问题?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时值仲秋,愿中美经贸的龃龉隔阂能逐渐消散,回归大国关系应有的澄澈通明。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再次向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工作者们致敬,能量守恒规律支配下,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换来了其他人的花好月圆。
仅借题图,祝大家中秋快乐,月圆人圆!
来源:“甜甜余味”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