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言不惭说“我为什么要知道中国”的那些西方思想家,现在为何不敢这么说了?

日期:09-11
西方思想家

原标题:曾经大言不惭说“我为什么要知道中国”的那些西方思想家,现在为何不敢这么说了?

摘要: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一门专门用“中国”来命名的学科?

曾经大言不惭说“我为什么要知道中国”的那些西方思想家,现在为何不敢这么说了?

两年一届的世界中国学论坛又在黄浦江畔召开。很多人在第一次听到论坛名字时会问: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一门专门用“中国”来命名的学科?

中国学研究脱胎于汉学,在西方语境中曾经是一门无足轻重的边缘性学科。然而,近4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快速从一个地理的大国和平发展成为经济的大国、政治的大国和文化的大国,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中国都已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大存在。正因为如此,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关注中国,中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关注世界,中国与世界,世界与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地交织在一起。这种交织,使海外中国研究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步入它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其学者参与到中国研究中来,研究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

有人认为,中国学已从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变成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是否真的如此,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研究正日益显示出它的世界性,而且它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地扩大,却是不争的事实。有位美国知名的中国学家曾经说过,20世纪80年代之前,西方的思想家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为什么要知道中国,但现在没人再敢这么说了,因为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实体,任何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者,在他的思想架构中如果不能包容和解释中国的经验,那就没有说服力。这说明,正在崛起的世界中国学将不仅会改变中国在世界中的形象,而且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思想的产生。

本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召开,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逐步走向世界,世界也更多走近中国。回顾历史,由于受全球冷战、意识形态至上的影响,1949年以后中外学术交往一度举步维艰,中国学者出不去,外国学者也进不来。这种人为的悬隔之局曾给中外学界带来了无限的怅惘。中国学人自然无从接触和了解海外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域外学界,即使是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学人也只能通过其他国家或地区等有限的渠道来“迂回”了解中国。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后,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外学术交往回归正轨,曾经“相互隔离的两个世界已经变得不那么隔离了”。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在国际上对于中国仍然存在失真失实的认识,误解与偏见也依然存在。如何在既有的基础上构建更稳固且更具成效的本土与海外中国研究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平台,并借助这种交流与对话,一方面逐步破除海外中国学研究无所不在的“西方中心论”和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认知,在学理上重构世界中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揽镜自鉴,为本土的中国研究提供更深广的“他者”视角,并借此反观自身以获取自知之明,不但必要,而且紧迫。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由上海创设的世界中国学论坛应运而生。大家可能会注意到论坛的会标,除了中英文外,还有一个图案,这取自《周易》中的《同人》卦,表达的就是中国与世界交流互鉴、融汇发展的愿望,希望通过这个常设的论坛,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设一座彼此沟通、相互借鉴的桥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深入地了解世界,进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有人将世界中国学论坛比喻成黄浦江畔的一张学术“圆桌”。的确,参与论坛的学者遍及全球,除了来自欧美、日本等传统中国研究大国外,也有相当比例来自拉美、非洲、中西亚等地。其中既有享誉国际的中国学大家、资深学者,也有刚冒尖的新生代“中国通”,可谓少长咸集,共同就中国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核心议题展开面对面的交流。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争鸣,不同的思想在这里交锋,不同的文明在这里对话,并在这种争鸣、交锋和对话中,深化彼此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当今世界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人类需要达成更多共识,才能劈波斩浪、同舟共济。中国道路正在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理应为世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期待在中国学论坛这张学术“圆桌”上,有更多精彩中国故事被讲述,文明互鉴交流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孟雨涵摄

国务院安委办将在全国开展危化品企业“排险除患”行动 北京天转凉最低温不足20℃ 明夜起再迎全市性降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