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荐书|“无用”的孩子,也是无价的孩子?
最能激起广大中产阶级共鸣的话题是孩子。为什么养娃越来越贵了?选择丁克的人越来越多,在未来孩子会变成一种负资产吗?经济社会学家维维安娜·泽利泽的名作《给无价的孩子定价》,是理解孩子价值与价格的开创性研究作品。
撰文|董牧孜
孩子在“经济上是无用的,而在情感上是无价的”,这种观念人们早习以为常。孩子在经济上是无用的,因为他们不会向父母提供钱和劳动力;孩子在情感上是无价的,因为他们给予父母爱、笑容和情绪上的满足。于是,人们一边抱怨养孩子太贵,一边又心满意足。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美】维维安娜·泽利泽著,王水熊译,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
然而,这种中国人今天普遍接受的社会共识,是如何出现的?经济社会学家维维安娜·泽利泽的名作《给无价的孩子定价》给出了答案。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这本书,把变动的“儿童”观念处理成“特定社会关系的文化产物”。这个研究是具体针对美国语境的。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看待14岁或更小的孩子的态度和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
在18世纪的美国乡下,孩子一出生就被视作未来的劳动力,也是父母晚年生活的保障。传统中国人很能理解这种想法,在乡下,小孩五六岁就帮着家里喂鸡打扫和做饭了。
在19世纪初期的美国,以劳动力和工资来衡量儿童价值的功利主义的标准,是相当普遍的。尤其是1860年之后,整个美国社会的迅速工业化,给贫困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城市的劳工阶级家庭,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年长孩子的工资,以及年幼孩子在家务劳动中的帮忙。
不过,在19世纪中期,美国绝大多数城市中产阶级眼中的孩子,在经济上已经是“无用”的了。与养儿防老大不相同,中产阶级父亲为自己的生命投保,还用其他金融措施来保护他们还不能赚钱的孩子。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孩子的教育上。为孩子而工作,为他们计划,为他们花钱,甚至为他们而节衣缩食。
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种观念逐渐普遍到下层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头脑中。
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成功,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儿童劳动法和义务教育法推进,童工的数量逐渐下降。工业资本主义需要的是有技术、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儿童的生产性价值逐渐消失了。美国家庭对于“有用儿童”的诉求,逐渐被非经济的、教育性的诉求所取代。
一个正常的、可爱的孩子,不论来自什么社会阶级,都属于生活化的、非生产性的世界。他们上学、游戏,并从家里拿钱,甚至学习如何花父母的钱。
儿童工作,不再是“真正的”工作,它只是一种无可非议的教育形式,或者一种游戏。比如说,父母开工资让孩子干家务,不是因为需要一个童工,而是为了让孩子“锻炼锻炼”,赚赚零花钱,或者培养一种品格。
吊诡的是,20世纪“无用的儿童”,价格上远远超过了19世纪的童工。在1930年代,没孩子的夫妇已经花高价从黑市上购买可爱的婴儿。早先,人们在领养时总爱寻找那些强壮、年长的男孩;如今,人们则更喜欢婴儿,特别是漂亮的小女孩。女孩在情感性导向的领养中,变得如此吸引人。
可以说,儿童的价值,从效用品转向了感情品。
这意味着,在一个日益商业化的世界,儿童反而变得越发神圣化了。孩子是超越商业主义的,是神圣和无价的情感寄托。
孩子价值的提升,与妇女家庭角色的提升是一致的。世纪之交,全职太太越来越流行,这种观念也扩散到了工人阶级的认知里,尽管他们不一定能有条件实行。总之,孩子与母亲的组合,构成了一种对于“真母亲文化”和“真童年”的想象,二者把家庭生活的神圣性提升到了新高度。
泽利泽还细腻探讨了世纪之交人们对于儿童死亡的态度转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
比如,为孩子买保险,在19世纪末期是为了买到一份体面的殡葬仪式,是对死去的孩子的一种尊重;而在20世纪,为孩子买保险则成了父母向活着的孩子表达爱与关注的方式。这种爱的象征性表达,也是一种准仪式性的生意。
这中间显然存在一种深刻的对立:人们一方面在文化上宣称儿童是无价的情感资产,另一方面则在社会安排上将孩子视为“现金商品”。
谈到最后,我们不得不说泽利泽真的很有“选题意识”和学科开创性。她的第一本书《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是透过保险来分析金钱与生命的交叉点,将可计算的价格与神圣的、无价的价值放在一起讨论。《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这本书也延续了这种视角,为儿童社会学的发展奠立了基础。
泽利泽的著作,在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点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人们称之为“泽利泽视角”。那些此前被认为是“不严肃的”经济现象的命题,也得到了来自文化角度的分析。
本期作家
维维安娜·泽利泽,美国当代经济社会学家,古根汉奖学金社会科学类得主。她开创的“泽利泽视角”对经济社会学有着重要影响。代表作有《道德与市场》《给无价的孩子定价》《金钱的社会意义》《亲密关系的购买》。
作者|董牧孜
编辑|余雅琴
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