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业观察:零售业创新瞄准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仍有欠缺
社区零售创新业态不断出现,但目前社区生活服务的成熟度不高,不够丰富,集中度不高,城市之间差异较大。此外,目前社区业态创新更多是解决消费者触点的问题,而下一阶段是后台创新效率提升,也是零售业保持竞争力的根本。
新京报讯(记者张晓荣)继社区团购、“前置仓”等针对社区生活的商业创新业态不断出现,社区商业成为零售业创新空间,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问题和挑战。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CCFA新消费论坛——2019中国社区商业暨大健康年会”上,中国连锁协会联合零点有数发布《2019中国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报告》指出,中国的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总体上还处于“刚及格”的水平,其中,主要表现为丰富度、集中度仍不及格,居民需求与社区供给不平衡等。
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总体“刚及格”
上述报告研究涵盖全国83个城市的28万多个居民社区,涉及不同等级的城市。从锻炼、娱乐、购物、吃饭、看病、上学共7大功能35类指标对社区生活“15分钟生活圈”服务评估,并设立齐备度、丰富度、集中度、融合度四个指标。研究发现,中国的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总体上还处于刚及格的水平,全国分数为65分,四项指标分别为83.9分、43.2分、47.1分和86.9分,其中丰富度、集中度上明显不及格。此外,社区生活成熟度各城市表现差异较大,深圳以84.5分位居第一,其次是成都和广州。而从城市内部来看,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分布的不均衡性,也几乎是所有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
图/资料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与城市、社区的发展紧密相关。从城市层面来看,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社区生活服务水平存在梯度差异,城市级别与宏观经济指标越高,城市的社区生活服务成熟度也越高,而社区生活服务存在居民需求与社区供给的不平衡现象也存在。结合供需匹配分析,社区周边对于中小学、公园广场、购物中心以及游泳、乒羽球馆等高需求的服务,仍有较大缺失。
不同级别城市、不同群体对社区生活服务需求存在差异,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更强调“吃和买”,低级别的城市更强调生活。这也意味着,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业主结构的社区,要基于需求特点差异化构建社区生活配套设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社区的实际需要。
后台和供应链提升是保持竞争力的根本
就整个零售业态创新而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表示,目前零售业大部分创新都集中在社区,但重点仍放在前端,处于第一发展阶段,而更重要、更具挑战性的创新会转移到后台、供应链,是零售业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的根本。
裴亮表示,当前城市居民日常消费主要包括以购物中心为主体的体验式消费,以社区超市和便利店为主体的日常基础性消费,以线上和到家服务为主体的便利型消费三种,而相较于购物中心和线上的发展,当前社区商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不过,最近零售业的很多创新都集中在社区商业,例如“前置仓”和社区拼团等,社区商业和社区服务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前置仓”模式为例,目前已成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普遍较为接受的消费方式;社区团购则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成为新的业态。虽然目前零售业创新大多集中在社区,但也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如何积极引进,又能结合社区服务的需要进行优化,这是所有社区超市、便利店经营者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裴亮认为,超市也是社区服务的重要流量入口,从商品经营转向顾客经营,是社区超市的一个重要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即经营商品和经营顾客的关系、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延伸服务。其中,超市作为社区的主体,要吸引消费者高频到店,最核心的是要解决居民日常一日三餐的需求,因此要经营顾客,首先要经营好商品,商品力是建立顾客忠诚度的根本之一。而在拥有了忠诚顾客和流量之后,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延伸服务,也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对于大卖场的转型,业内有一个共识,将来大卖场可能会扮演社区生活中心的一个主角,从商品经营者变成食品经营+社区生活服务的新形态。而对社区超市和便利店而言,就要探索建立和第三方的广泛合作,在健康、健身、生活服务等领域,通过专业化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最近在超市发落地的首个社区商业+健康服务项目——健康驿站,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延伸服务的良好示范。
新京报记者张晓荣
编辑李扬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