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2012年:东莞政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日期:09-05
政协委员民主党派

原标题:1988—2012年:东莞政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1988—2012年:东莞政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1988年东莞升格为地级市后,时任主席陈矛、副主席李永康为市政协挂牌市政协供图

1988年,东莞升格为地级市,市政协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1988年6月12日,政协东莞市六届三次会议召开,选举陈矛为主席,刘连科等6人为副主席,何宗为秘书长。本届政协委员共有194名,其中常务委员44名(含正副主席)。

从1991年至2011年,东莞市政协历经五届,郑锦滔、杜奕宽、李汉松、袁李松、刘树基先后担任市政协主席。2012年1月5日至8日,政协东莞市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东莞召开,462名委员参加会议,选举李毓全为主席,何碧霞等8人为副主席,张月忠为秘书长,选举产生常务委员共75名。

在改革浪潮中助推经济发展

沧海桑田须臾,赤胆衷情尽显。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期间,东莞市政协围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东莞改革发展大局、重点工作,从“一网两区三张牌”“一城三创五争先”,到“经济社会双转型”,再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每一次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的历史飞跃,都可以看到人民政协的身影。

围绕当时的中心任务,历届东莞政协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履行职能,为东莞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在1987年至1991年,政协东莞市第六届委员会组织专题调查17次,视察活动29次,专题研讨会6次,专题座谈会4次,咨询活动2次,举办报告会3次,提出专题报告13件,专题建议11件,综合性材料10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比如,《关于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管理区情况的调查报告》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专门组织力量研究探讨、摸清底子,对全市112个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管理区,决定从地方财政每年贷款2000万元,连续三年利息由市财政承担,帮助发展集体工农业生产项目,改变落后面貌。

时间来到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东莞企业的生存发展遭到严峻考验。为此,东莞市政协积极做好收集社情、沟通政企、提振信心、帮扶企业等工作,在东莞抗击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一方面,市政协正副主席分别率队,深入走访40多家委员企业,鼓励企业家在逆境中求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先后前往10多个镇(街)进行调研,对308家商会会员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他们转型升级的情况,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和措施。

在此期间,市政协还把助推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作为专题议政课题,由市政协常委会联合市外经贸局等职能部门,深入镇(街)了解情况,提出了关于简化转型企业“双号并存”延期手续办理的建议,得到市政府的认可和采纳。最终市政府决定,来料加工企业“双号并存”延期手续可由属地海关审批,并允许“双号并存”时间适当延长,推动了一批企业加快转型。

同时,针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等问题,市政协视察了10多家企业,联合市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就“推动我市新能源及节能产业发展”课题进行深入调研,为新能源企业、节能企业的发展壮大积极建言谋策。

创造性地推出一批亮点品牌工作

东莞市政协不断创新履职方式,探索出一批亮点品牌工作。被赞誉为“直通快车”的市长会见政协委员座谈会,就是其中一个。自1997年创办以来,它成为东莞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有力拓宽政协履行职能的渠道。

市长会见政协委员座谈会受到多方重视。市政协将其作为大事要事抓紧抓实,主席会议专门研究讨论,确定具体方案,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座谈,落实调研专题和发言材料;市长和分管相关工作的副市长以及市政府正副秘书长到会听取意见。对于能便捷办理的,市长现场给出初步方案;对于相对复杂的,则在一周内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逐条研究委员们的意见建议。

多年来,政协委员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积极建言献策。如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效益下降,老板“跑路”、拖欠员工薪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协委员祝铭在座谈会上提出建议:尽快完善企业欠薪预警机制,成立跨部门的企业欠薪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重点企业监控台账,对其工资支付情况实行动态监控,实现对企业欠薪行为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市政府采纳这些建议,转化为工作措施,并在基层广泛实施,很好地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政协议政厅》同样首创于1997年,由市政协办公室和东莞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开办。经过多次调整改革,在单纯的议政基础上增加了访谈类节目,每期邀请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和职能部门代表等担任嘉宾。

多年来,节目秉持着畅所欲言的传统,成为委员们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平台之一,既增进委员与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也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政协声音。节目主持人叶纯曾评价说:“我们关注到了民生的各个领域,为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园地,其辐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在上世纪60年代,东莞政协积极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和整理工作,组织撰写有关东莞明伦堂以及草织、爆竹行业等有价值的文史稿件。1984年县政协设文史工作组,开始文史编印工作。1986年,聘请市内的文学家和业余作者担任“文史研究专员”,组建写作队伍,扩大稿件来源。至1996年累计编印文史资料25期,征集有关政治、经济、文物、教育等各类资料100多万字。

2004年至2008年,文史委员会先后承担《东莞历代书画选》《东莞历代书画选续集》编辑工作,以及“东莞历史文化研讨会”“明清珠江三角洲(东莞)区域史国家研讨会”的具体筹备工作。通过多角度、多层次挖掘东莞优秀历史文化,有效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见习记者冯灿宇记者吕晓敢

共享共创 聚焦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省发行政府债券1403.5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