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医疗信息化让医生拥有“最强大脑”

日期:09-03
平谷区

原标题:平谷区医疗信息化让医生拥有“最强大脑”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通讯员冉金洁)拿着医生手写的病历一脸茫然,自己的病情却又说不清楚;得了普通感冒也一定要去大医院才放心;同一种病,去不同的医院反复检查,浪费了时间和财力……在平谷,随着医疗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这些问题被逐个击破,患者就医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区医院、平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高村镇养老驿站等地,了解了智能诊疗辅助系统、影音互通系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自动售药、中药代煎的使用情况,医疗信息化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就医效率,取药更加便捷,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也不断提升。

平谷区医疗信息化让医生拥有“最强大脑”

马坊敬老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通过影音互通与社区服务中心医生商讨患者用药方法。张彤朝摄

智能诊疗

基层医生仿专家思路问诊

“咳嗽频繁吗?连续咳还是阵发性的?平时有没有什么用药过敏的情况?”上午9点,平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王彩芝正在将一位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等情况逐一输入电脑,轻触鼠标点击屏幕右上角的“智能标识”后,不出5秒钟就形成了一张详细的智能病历。随即,诊疗方案分析单、治疗建议、用药说明等逐一呈现。

王彩芝告诉记者,智能诊疗辅助系统降低了医生的工作强度,也减少了患者的就医时间。“很快就形成了患者的电子病历,不用我们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敲键盘了,尤其是对打字速度慢的医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病历书写效率和质量。”据了解,系统投入使用后,平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团队就诊效率不断提升,日均服务患者人次增加了2倍。

“比如腹痛,需关注持续时间、程度、部位、性质、发病诱因、是否放射到其他部位、加重因素、缓解因素等,非常系统、精准,不会落项。”王彩芝继续向记者介绍道。辅助问诊让基层医生模拟专家思路问诊,引导基层医生详细询问患者每个症状的具体属性,“对于刚刚入职的医生来说,智能诊疗辅助系统能起到不错的参考作用。当医生输入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症状的同时,系统会结合血常规、拍片等辅助检查的情况,给予医生疾病诊疗提示,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做出诊断结果,防止误诊漏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当前身体情况、既往病史、既往用药等,再通过合理用药系统,便可综合分析出用药方案。”

当王彩芝向记者演示知识查询功能时,输入“感冒清热颗粒”药品名称后,该药的主要成分、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均详细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像一本医学教科书,随时可以咨询,让医学搜索更全面、更专业。”

“智能诊疗辅助系统相当于一个拥有‘最强大脑’的医疗助手,能够提供‘参考答案’,医生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医疗差错,提升了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平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雅红介绍。

据了解,2018年,平谷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社区版智能诊疗辅助系统(CDSS)。该系统包括辅助问诊功能、辅助诊断、推荐治疗方案、合理用药、相似病例、知识查询六大模块,基本覆盖常见疾病种类,超过4000种疾病,让医生“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区域互联互通

患者过往诊疗情况一一呈现

看同一种病,跑不同医院,各家医院CT、B超、血项等不断重复检查,患者付出无数的精力和花费……这是许多人共有的就医体验。

“我年龄大了记性不好,大夫说的话好多都记不住,每次大夫问病史我都得想好半天,现在好了,大夫自己看病历,省好多事!”马坊镇患者李大妈告诉记者。和李大妈一样,很多人有着相同的经历,但这些“记性差”的患者再也不用为记不住病史发愁了。

2016年,平谷区建立了医疗信息区域共享平台。近日,记者了解到,在全区医疗网络全面覆盖的基础上,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远程医疗为切入点,整合平谷各级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信息,通过平谷区卫生信息平台,形成三级联网,实现各级医院医疗信息互联互通。

平谷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后,“减负”效果明显。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甚至村卫生室的任何一台医疗电脑上,值班医生都可以查到患者在所有医疗机构的门诊就诊病历,以及检验检查结果和影像结果,从而节约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和时间,医生的诊疗也更有针对性。

记者试着在系统中输入自己的名字后,以往诊疗情况一一呈现: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感冒咳嗽,扁桃体发炎,血象不高;平谷区医院就诊,咳嗽少痰……甚至开的什么药也可以看到,简单清晰,一目了然。

目前,区内18家一级卫生医疗机构及1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系统全部实现互联互通,部分实现了和区内三家二级以上医院的互联互通工作。与区内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进一步互联互通工作正在积极协调中。

平谷区医疗信息化让医生拥有“最强大脑”

平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王彩芝(左)通过智能诊疗辅助系统为患者诊疗。李占山摄

影音互通

疑难病例得到准确诊疗

“患者女性,64岁,发热两月余。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5年前患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Ⅱ型糖尿病2年。经治疗,仍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摄氏度。通过检查得出诊断:肝结核。”北京友谊医院的一例疑难病例讨论,最终病人得到准确诊疗。通过远程影音互通,平谷区医院同步观看疑难病例讨论,交流互动后,平谷区医院医护人员获益匪浅,对疾病有了更开阔的诊疗思路。

为将市级医院优势学科医疗资源引入平谷区,有效利用信息化网络影音技术,方便群众在平谷区内就能够享受北京市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2013年,平谷建成集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医学影音互通系统。

7月31日,在马坊镇敬老院卫生服务中心,66岁的李大爷通过医学影音互通系统进行“远程”问诊。李大爷患有脑梗多年,右侧身体偏瘫,近期右侧脸部出现肿胀现象。“坐班”医生王东佳根据李大爷的身体情况及病史,开具用药处方后,通过影音互通系统连线了马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内科医生。“处方没问题,先用药,如果不能消肿再进一步进行诊疗。”听完医嘱,李大爷连连称赞,“不出敬老院,就把病看了,不赖。”

据了解,影音互通设备以信息化为主要载体,区内三级医院向上与市级三甲医院优势学科,向下与区内一二级医院通过网络、影音互通捆绑在一起。一二三级医院间上下联动,完成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病例会诊、病例讨论、手术指导、手术观摩等实时数据交互传输,形成强大的技术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同时,该设备也应用到对口支援工作中,解决了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人员不足、时间紧张等问题。

2019年,平谷区对医学影音互通系统进行完善改进。居民可在离家最近的医疗站点,通过医学影音互通系统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属二三级医疗机构医生的诊疗,减轻基层医疗机构用人压力,节约人力资源,方便群众就医,更全面地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向山区转移,让患者少跑腿、少做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新京报记者田杰雄通讯员冉金洁

编辑杨亦静校对李项玲

男子大拇指长11厘米 自带拉长特效惊呆众人 小女孩用超迷你鱼竿垂钓!钓上来大鱼比自己还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