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万多字讲稿如何烂熟于心?在“党的诞生地”,这群人以特别方式诠释“初心”
摘要:上海“党的诞生地”的红色文化品牌,在他们的生动讲解与热情服务下,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开启了新的征程……”
在刻画着出席中共一大代表形象的浮雕《起点》前,志愿者沈潮涌又迎来新一批观众。过去一年里,每一次义务讲解,63岁的沈潮涌都慷慨激昂,通过他的话语,参观者仿佛也回到了那个星火燎原的激荡岁月。
兴业路76号,这座饱经沧桑的石库门建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地,也是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每天都有上千名党员来到这里,探寻初心和使命。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信仰,一大批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薪火相传,他们之中,既有大学生、主持人、武警战士、退休老人,也有面容稚嫩的“00后”。
自26年前第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算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已迎来6800多人次志愿者参与各项志愿服务,累计服务10.4万小时,为参观者讲解2.2万批次。上海“党的诞生地”的红色文化品牌,在他们的生动讲解与热情服务下,更加深入人心。
从“学雷锋小队”到数以千计志愿者
1993年,武警上海总队四支队十中队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签订了共建协议,组建了第一支“一大学雷锋小队”。
起初,他们还只是承担一些帮助纪念馆清理馆舍、打扫卫生之类的简单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单位加入到共建行列,一大会址“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开始不断丰富拓展。一支支“学雷锋小队”,成为纪念馆志愿服务的先锋,他们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自愿来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起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各共建单位选派的讲解服务队,也开始活跃在接待一线。21年前,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一批批战士交替接力,利用每周末的休息时间进行讲解,一天要讲解五六批,每次40分钟,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背痛,他们却仍颇感自豪。
有一次,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听讲解,他戴着绿色军帽,拄着拐杖,上二楼时步履艰难。志愿者姜平背着老人来到二楼,讲解完后,老人颤巍巍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我曾经也是个军人。”一位残疾女孩来参观时,见她坐轮椅行动不便,志愿者程飞主动背着她走上二楼参观,为让她看清每一个展物,程飞不断调整姿势、变换角度,细心讲解,平时40分钟的讲解,这次整整用了两个小时。这位参观者动情地说:“我从一大会址看到了党的昨天,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党的明天。”这样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一大会址发生着。
2000年,武警志愿者程飞、付科背残疾人参观
多年来,一大会址纪念馆已经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向明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徐汇职高等单位签订志愿服务共建协议,吸纳了数以千计的志愿者。
63岁志愿者26天背出2万字讲稿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引领千千万万党员群众前来重温历史、寻找初心。去年,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接待量达到创纪录的147万人次。接待量“井喷”式增长,如何才能保证并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
去年6月15日,一条看似普普通通的招募志愿者的微信推文,发布当天点击量就突破了30万——“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
第二天,一大会址的电话就成了“热线”,共有700多人报名并参加了面谈,最终54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战线的志愿者脱颖而出。他们运用各自的服务经验和专业优势,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建设和守护着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每讲一次,都感到心灵受到了一次净化。”曾在国企担任党委书记的沈潮涌,报名时将职业填写为“党务工作者”。今年已经63岁的他,退休后仍盼望发挥余热。在他看来,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当下,中共一大会址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
一大会址共有278幅展品,讲解稿有30多页,长达2万多字,沈潮涌用26天时间反复背诵,才把讲解词烂熟于心。在讲解中,经过反复现场观摩,与讲解员交流“取经”,沈潮涌还学会了根据讲解对象做“加减法”——如果是年龄偏低的参观者,就多讲故事性强的内容,如果是层次较高的参观者,就要突出理论性、系统性,把历史逻辑、历史脉络讲清楚。去年,他还被评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优秀志愿者,并为此赋诗一首:“半生党务未曾陈,温润如玉沐春风。而今花甲新开年,更做一大讲述人。”
每周仅休1天,也要争当志愿者
志愿者中,不少人平日都工作繁忙,却还是主动放弃宝贵的空余时间,花心思、费精力,参与到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服务接待工作中。
每周日一早,家住临港的王毅便早早出门赶来一大会址纪念馆。身为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的他,将每周仅有的一个休息日奉献给了纪念馆:“报名的时候很紧张,因为周六要上班。幸亏周日也可以来。”
近年来,许多党组织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教育活动,担任“红色司仪”的王毅,主要工作便是引导党员进行宣誓。有一天快闭馆时,一位83岁高龄、入党53年的老奶奶找到王毅,提出想要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句话刚说完,她的眼泪就落了下来。
自去年7月1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以来,社会志愿者成为了纪念馆里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服务总时长已超过1万小时,接待服务观众逾150万人次,有效缓解了纪念馆的接待压力,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也为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提供了新的注解。
志愿者走出去一位,引进来更多
“欢迎来到中共一大会址……”距离张桁嘉第一次正式面对观众讲出这篇讲解词,已经过去了11年。2008年的除夕一早,张桁嘉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看着电视、吃着零食等待新年,而是来到了一大会址纪念馆。
有结巴、有口误、有忘词,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讲解结束后,所有的情绪都被成就感取代。当时还在读高一的他,课业十分繁重,曾一度因为要背诵讲解稿打起“退堂鼓”,最终却在课余将自己关进家里的厨房,背下了讲解词。“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志愿服务不但不耽误日常工作和学习,反而提醒我要抓紧每分每秒,像共产党员一样坚持下去。”随后一年里,张桁嘉出色完成了讲解任务,从未有一次迟到早退,自己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张桁嘉在为观众讲解
“同龄人间的互动可以减少距离感,让‘一大’精神更入脑入心。”无论是考入同济大学就读还是毕业留校成为辅导员,张桁嘉都没有忘记自己志愿者的身份。经过他的牵线,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与一大会址纪念馆签订共建协议,目前已向一大会址输送了20多名志愿讲解员,让志愿者精神薪火相传。这两年,张桁嘉还带着团队走出上海,去年7月1日,在一大会址、同济大学和西藏农牧学院的努力下,“不忘初心——‘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首次在西藏展出。“这份工作不但光荣,而且有意义。”张桁嘉说。
一位志愿者走出去,更多志愿者引进来,与张桁嘉类似,这样的形式在纪念馆成为了常态。通过传帮带、老带新,每一位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的“老志愿者”都能向一大会址提出共建志愿讲解员队伍的申请,让他们的学生、朋友、学弟学妹等成为志愿者的后备力量,不少青少年通过学习、锻炼、实践,成长为优秀的志愿者和专业人才。“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和当年的一大代表们有很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希望自己在成年后能更有担当。”一位来自向明中学的志愿者说道。
如今,一大会址的志愿者服务队不仅成为志愿服务平台,更成为各共建单位志愿者学习、成长、服务、收获的育人平台。一大会址纪念馆和志愿者服务队也先后被市文明委、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和“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红色的火种从中共一大开始燎原,一大会址的每一位志愿者也都如同一粒火种,以信仰的力量感染更多人。
【记者手记】每次讲解都是精神洗礼
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参与志愿服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20000多字的讲稿烂熟于心只是基本要求,还要根据不同对象临场调整讲解内容。由于讲解内容的严肃性、庄重性,志愿者的每一句话都要经得起推敲。
可在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志愿者中,即便是年逾花甲的长者,也能牢记30多页的讲解词,即便是忙于功课的少年,也能讲得绘声绘色、大大方方,即便是每周仅有1天休息的上班族,也甘愿挤出宝贵的空余时间……“不了解”“工作忙”“没时间”,都没有成为阻碍他们来到一大会址参与志愿服务的借口,是什么吸引着他们前赴后继、乐在其中?
“每次讲解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几乎每位志愿者都有这样的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不仅熏陶着每天成千上万的观众,更感染着志愿者。有人在来到一大会址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人在志愿服务中产生了新的思考并撰写了论文,在“党的诞生地”汲取到的信仰力量,鼓舞着他们不断前行,将红色的火种播撒进更多人的心中,引导他们探寻初心与使命。这样一支可敬可佩的队伍,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吴頔
题图来源:本文图片均由一大会址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