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来谁著史?把握中美大势这4条规律了解一下

日期:09-02
中美

原标题:五百年来谁著史?把握中美大势,这四条历史规律了解一下

来源: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纷繁复杂,出现了中美建交之后40年来几乎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这种状况?中国的自信和定力从何而来呢?中美关系高度复杂,怎样才能看清它的本质和趋势呢?

既要运用时代的显微镜,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必须端起历史的望远镜,运用历史思维能力,观察表象背后的潜流和基本原理,将中美关系放在过去500年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定位。

库叔分享四个与中美关系相关的基本历史规律,希望能对观察中美关系有所启发。

文|王鸿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大国博弈的基本规律

大国博弈乃是过去500年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常态,而且大国博弈必然全面而激烈。中美经贸及其他领域的不断升级的摩擦和博弈,乃是历史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重大事件。

在过去500年间,随着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世界历史”逐步开启,随着现代民族国家不断建立,并且随着民族国家的经济和军事能力越来越强,为了争夺更大的海外市场或者对全球事务的控制权,或者说是为了维护本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间博弈就一刻都没有停歇,尤其是大国之间博弈更是激烈。

无论是主动挑起,还是被动卷入,几乎所有国家都没有办法置身之外。过去几百年间,从16世纪的葡、西逐鹿到17世纪荷兰崛起,再到18世纪的英法争霸和19世纪的“欧洲协调”,世界现代化进程就是一部纵横捭阖的大国博弈史。

进入20世纪,人类又相继经历了血雨腥风的一战、二战以及美苏全面冷战,过去百余年历史更是以大国博弈为主线。

20世纪末,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大国博弈一度偃旗息鼓,“历史终结论”风靡一时;21世纪头10年言必称反恐,大国关系的基调是合作应对非传统威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大国也曾携手防范危机蔓延。

也就是最近的大约30年左右时间,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确立“一超独霸”地位,国际格局相对稳定,大国竞争偃旗息鼓——这给人们一种错觉,以为“历史终结”了。实际上,大国博弈根本没有停止。

如今,中美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角,从大历史角度看,没什么大不了,中国被推上历史的风头浪尖,有很强的必然性。

2

霸权兴衰的基本规律

推动霸权走向兴盛的那些因素也同时为其衰落埋下种子。美国现在对中国极限施压,说到底是因为其国家内部出了问题,但美国对华战略处于一种进退失据的两难状态。

对于霸权国家来说,它把世界的大量财富控制在其手中,一般都会在分配环节出问题,所以国内的贫富分化通常都会比较严重。这就必然会引发政治和社会矛盾,不患寡而患不均,对它形成严重的内部牵制或者消耗。

而且,由于它可以靠剥削别的国家来生活,所以它自己国内的生产活动会慢慢萎缩,或者产生某种形式的经济结构失衡。而这些国家的统治集团由于受惠于现有的体制安排,不愿意做出改变,因此其体制也会慢慢僵化。

历史上的霸权国家——荷兰和英国——都发生了这种情况。现在看,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美国身上。

由于各方“心气儿”都非常不顺,喜欢拉仇恨、搞对抗、转移视线、祸水外引,对别人凶神恶煞,把本属于自己的问题都算到别人头上;并且严重扭曲了他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削弱了他们理性决策的能力,中国就成为一个出气筒和替罪羊。这是最近美国对华各种示强的重要背景。

但是美国对华战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两难,那就是既要打压中国,又要依仗中国;对其霸权的维系力量和对其霸权的潜在挑战,均来自中国,这是美国进退两难的原因所在。

现阶段,美国对华强硬虽是共识,但主要是情绪表达,其中并不包含明确的目标设定和利益诉求。而且,如果美国选择了错误的对华战略,将加速其霸权的衰落。这是美国当前最苦恼的。

现在,美国表面上气势汹汹,但实则有求于中国,希望能分享中国拥有的全球最有活力市场(特别在全球经济长期停滞风险增大和全球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当然,美国现阶段还不愿意公开承认这一点。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总是反反复复、言而无信,因为他们内心是比较纠结和没有定见的。

如果美国寻求和中国全面脱钩,它的霸权将基本瓦解,因为中国掌握着世界的未来(中国的经济规模、创新力量和所占据的全球战略重心)。这是中国自信和定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所应持有的基本形态。

所以,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这不是宣传口号,更不是战略欺骗或战略误导,而是客观现实。中美之间的矛盾分歧,只能通过对话和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和管控,真正找到一条互利共赢、共同演进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3

后发国家谋求发展的基本规律

全球化总是导致多极化,后发国家总是有更强的动力,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后来居上。中国为未来30年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将帮助中国赢得更大主动。

大国之间比拼的是,它是否善于通过重大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否善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改革来优化自己的国家形态和治理方略。

大国之间的博弈,不一定是看起来实力最强的国家最终取得胜利,往往是更加善于调整改革、更加顺应时代潮流的国家最终获得胜利。

比如说荷兰,原本只是个弹丸小国,长期处在西班牙的统治和压迫之下,但它最早进行了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尼德兰革命”,建立了更加先进的国家形态。

这在当时就厉害了,由于它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需求,所以一下子就迸发出强大的活力,引发出一系列连带的制度创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金融制度创新,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银行体系,从而为它确立了金融霸权地位。

在荷兰如日中天的时候,英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还比较落后,后来英国进行了所谓的“光荣革命”,进行了重大的制度改革,又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学习荷兰,经过励精图治,实现了后来居上,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

美国也是因为在当时建立了相对于欧洲封建王权更为先进的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友好的环境,又从欧洲学习了不少先进的技术。

在历史上,每一轮全球化过程中都带动了其他后发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因为后发国家有更快的学习能力和追赶愿望。

如今,中国有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强烈的愿望,去推进自己的自主创新,去拥抱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从而实现在卡脖子技术等方面的突破,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生产效率。

如今,在后危机时代,各国都想推动改革、但谁也推不动改革的情况下,中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动三去一降一补的结构性改革,在党和国家各个机构、军队系统及其他系统的深化改革,还制定了未来30年的国家发展大战略。

这些就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制度创新,就是重大的政策创新,就是重大的技术创新。

做好我们自己的这些事,就是对大国博弈的最好回应,就一定会帮助新时代中国赢得更大的战略主动。

4

时代进步的基本规律

全球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总是通过国家之间的竞合博弈来实现。21世纪更新的世界形态,必然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动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要特征。

这就像自然界的生物进化一样,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植物越长越高,树根越扎越深,动物越跑越快,反应越来越灵敏。

在过去几百年的大国博弈中,国家形态变得日趋完善,国家能力也越来越完备,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相应的,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更多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也得以不断改进。

21世纪的中国站在新一轮大国博弈前沿,是历史的安排,是时代的选择,是对中国的又一次打磨历练,是为中国发展敞开的又一扇机会之窗,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向前推进的必需动能。

在新的时代潮流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复兴、大国互动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三个目标,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中国理应有更强的使命自觉和文化自信,专心做自己的事,深入想全人类的事,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三件事做好,延续好先辈开创的复兴势头,完成好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广西南宁实施肉价临时干预 十大菜市场限量限价卖猪肉 2019年暑期运输圆满收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