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探索加强党建新路支部建设立足医教研中心工作实际
当前,公立医院医教研任务繁重,怎样真正解决“重业务、轻党建”难题?怎样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医生这份职业,随时需要速度与温度并存。”公利医院党委书记严建军这样说。不久前,他荣获“浦东新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作为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和25年党务工作经历的资深党务工作者,近年来,公利医院在党委的带领下,党员创新的“红细胞”被激发、党支部的“神经末梢”被激活。在“新引擎”驱动下,医院正扎实跑出发展加速度。
把党支部建在学科群上
今年4月,医院新一届党支部支委班子出炉,13个党支部如何设置也大有讲究——以外三党支部为例,它由骨科、疼痛科与康复科组成,“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骨科主任杨铁毅担任党支部书记。
“以往,许多大科室自有党支部,且多由行政副职担任,一是担心行政正职主任的医教研任务重,无法兼顾党建与业务;二是党支部活动也大多以组织学习、健康公益等为主,与实际业务结合不多。”严建军直言,为破解“两张皮”问题,支部建设必须立足于医教研中心工作实际,让学术大咖把党建、业务“一肩挑”,才能充分发挥“领头雁”效应。
“没想到,在党建工作的指引下,我们支部内的学科发展也有了新活力!”杨铁毅介绍,6月初,外三党支部创新成立了多学科联合(MDT)门诊。
加拿大籍华人蒋女士是位退休的京剧演员,常年在中加两国间“打飞的”进行文艺表演。今年5月,她的右侧肩膀突然疼痛难忍,在加拿大进行注射与物理康复治疗后,没有明显改善。“很多专家都建议我手术,但10月我有一场重要演出,术后恢复怎么来得及?”
心急如焚的蒋女士通过在沪亲友联系上了公利医院骨科副主任王治。“考虑到患者的实际需求,我们决定先进行麻醉手法松解治疗,待功能基本恢复后评估肩关节状态再考虑择期手术。”手法松解术后第二天,蒋女士就发现原本无法外展、后伸的手臂活动范围变大了。
严建军说,无论科室设置还是支部划分,医院的最终目标是为患者服务。“以往联系不多,却有密切相关性和互补性的学科在党建活动中走近了,这能激发1+1大于2的化学反应。”
“党建+科普”新模式
“不好,这里有人晕倒了!”有冠心病史的杨阿姨在跳广场舞时突然晕倒。“我学过急救,让我看看!”这时,从人群后快步走出一名年轻人,与众人合力将杨阿姨翻身使其平躺。只见她一手拍打阿姨肩部,大声呼喊判断其意识,另一手触摸其颈动脉以了解有无搏动。“她已经没有呼吸心跳了,赶快拨打120!”一边说着,年轻人一边为杨阿姨进行心肺复苏。10秒、30秒、50秒、一分钟……不到两分钟,阿姨终于恢复了意识,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其实是“公利急先锋”志愿服务队为金桥居民表演的急救情景剧。这支以急诊党支部、团支部为班底,吸纳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骨干力量的队伍,目前已累计在浦东新区为5000余人次带来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培训,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唯有激活基层党支部,才能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向基层拓展延伸、在基层落地生根。在严建军看来,要想激活“神经末梢”,首先就要激活基层党员创新的“红细胞”。
去年8月起,公利医院各党支部发挥不同优势,共同带来“情景剧+科普讲堂+专家访谈+义诊咨询”的科普模式:医技一党支部“慧眼超人”项目一年来下沉社区提供500余次甲状腺B超检查,筛出两名甲状腺肿瘤患者,第一时间在公利医院得到手术治疗;外二党支部发起社区老年健康俱乐部,与洋泾街道森洋居委会结对,着重开展老年性骨关节病保健宣教……
从“一片红”到“全面红”
2018年10月,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提出构建浦东新区医疗联合体党建联盟工作要求,公利医院成为其中一个医联体党建联盟的牵头单位,联合医疗联合体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区域区属卫生直属单位、专科医院和民办医疗机构的党组织等,共同组建金桥医联体党建联盟,在探索中推进党建联盟建设。
“当初希望大手牵小手,互通有无、共同成长,为区域连片、辐射带动打开局面。”在严建军看来,通过补“短板”变“样板”、破“壁垒”强“堡垒”、驱“自转”带“公转”,盘活联盟各成员党组织党建资源,才能推动区域化卫生党建工作由“一片红”到“全面红”。
去年,经区卫生党工委党校授牌,联盟成立了卫生党工委党校金桥医联体分校。分党校开设常规班与特色班,分别针对医联体成员单位全体党员与党务干部进行时政热点、党内重要新规与文件解读等集中培训。此外,公立医院从今年起开展接受干部挂职锻炼试点工作,目前已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干部进行为期3个月的挂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