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艺术观察丨威尼斯电影节成舆论场:政治正确与艺术博弈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背负性侵案的大导演波兰斯基再次引发争议,而21部入围长片仅有两部是女导演的作品,也让这个古老的电影节面临媒体的质问。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让我们开始反思“政治正确”与艺术价值的博弈之间的关系,这是否是一场现代“猎巫”?
撰稿丨余雅琴
当地时间8月28日,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发布会举行。作为欧洲大陆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面临着各种挑战,不仅受到意大利低迷经济的影响,更是在艺术水准和选片等方面受到争议。在各国媒体的文章中,“星光黯淡”、“虎头蛇尾”、“奖项爆冷”成为近年来威尼斯电影节的标签。
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响力减弱,与没有配套完善的电影交易市场有关。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威尼斯电影节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电影交易市场,仅有个俱乐部性质的联谊机构,而非真正能够谈成生意的商务平台。阿尔贝托·巴贝拉(Alberto Barbera)上台后,威尼斯电影节才真正着手打造自己的交易市场,效仿戛纳,通过老买家的关系网建立稳定的合作意向。经过几年的运作,威尼斯的交易市场只能说是初具规模。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海报
在目前三大电影节中,戛纳的电影市场最为成熟,全球影响力和交易量互为推动,地下二层每天谈成的版权交易,某种程度比地面上的红毯秀更有意义。柏林电影节则占了2月开幕的“先机”,也在大力发展自己作为欧洲电影交易市场的潜力。可是,到了威尼斯电影节举办的下半年,一年中剩下的未交易新片已经不多了,不仅卖家稀少,买家手中的配额也常常用完。
因此,近年来的威尼斯电影节总在一种尴尬的局面中举办。今年,这个老牌电影节又面临新的争议。围绕着#me too运动与女性电影人份额的问题,电影节主席巴贝拉和评委会主席卢奎西亚·马特尔(Lucrecia Martel)都面临着媒体的拷问。
波兰斯基新片入围遭非议,女评委会主席面对媒体质问
首先,在电影史有着重要地位的老牌导演斯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凭借聚焦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的新片《我控诉》(J’Accuse)入围主竞赛,却引发不少争议。在他们看来,波兰斯基身为美国司法制度下有罪在身的逃犯;在#me too运动如火如荼的今天,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奥斯卡的主办方)已开除了波兰斯基的会员资格,威尼斯电影节却还是置若罔闻。
卢奎西亚·马特尔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巴贝托表示:“这是最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没有特殊去考虑导演的声誉,而是觉得应该将导演作为艺术家和生活中人的身份分开来评价。我们不能因为他受到的指控就忽略他作品的天分,波兰斯基作为导演的才能在今天世界上实属罕见,我们不能等一百年后,才来承认他的作品和成绩。我无法审判他犯过的罪行,我只是个电影评论家,并不是生活或者法庭的审判者。在我看来,电影观众也应该持有这一态度。”
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卢奎西亚·马特尔作为女性导演,她称不会参加波兰斯基电影在本次电影节的晚宴,也不会为他起立鼓掌,但她并不质疑影片出现在电影节,称希望带来对话。
对波兰斯基作品入围主竞赛,卢奎西亚·马特尔的立场和电影节主席巴贝拉并不完全一致,她的态度既直接,又有些小心翼翼的无奈:“我本人并不会将导演本人和他的作品完全分开来看,因为没有哪位导演是完全透明的。在我的国家,也有很多这样的女性受害者在斗争。从受害者的角度考虑,我不会去参加波兰斯基影片的晚宴,也不会起立为他鼓掌。”
不过,她并没有质疑影片出现在电影节上,表示“因为这至少带来对话,而且引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如果已经有了法庭审判,接下来对导演应该做什么?拒绝接受他参加电影节?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她也坦言,担任评委主席职务来评判是一个既敏感又困难的决定,其实“我更愿意呆在家里。不过因为欣赏威尼斯电影节,应该尝试去感受电影节和电影本身”。
波兰斯基案件回顾
作为艺术家,波兰斯基可以说是电影史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但他的私德一直饱受争议。事实上,不止一位女性曾经指控他性侵。1977年3月11日,当时已经执导了《罗斯玛丽的婴儿》(
Rosemary's Baby)和《唐人街》(Chinatown)的罗曼·波兰斯基,因为跟13岁的萨曼塔·盖默发生性关系而被逮捕。作为辩诉交易的一部分,波兰斯基承认与未成年人非法发生性关系,法院对他进行了精神评估,而且他在监狱中度过了42天。
波兰斯基
然而,当波兰斯基听说法官将不顾辩诉交易,他将被判处50年徒刑时,于是逃到了巴黎。从那以后,他就一直是美国逃犯的身份,备受争议。此后,尽管包括受害人萨曼塔·盖默几次请求法庭驳回案件,但美国法官一直坚称波兰斯基的案件将会继续审判。
2009年,罗曼·波兰斯基委拉其律师向美国法院提出免罪申请,要求重新审视当时的判案过程。那年九月,罗曼·波兰斯基在苏黎世机场被瑞士警方拘捕,并已经启动引渡其到美国的程序。
2010年,受害者萨曼塔接受访问时表示,希望此案撤销,阴影能早日烟消云散,自己渴望有新的生活。此后,瑞士当局宣布,立即解除对罗曼·波兰斯基的软禁,他当天重获自由。
波兰斯基案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关于波兰斯基的性侵案,女导演玛莲娜·齐诺维奇制作了两部非常有名的纪录片,分别是2008年的《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和被渴望的》(Roman Polanski: Wanted and Desired),以及2012年的《罗曼·波兰斯基:罪者出列》(Roman Polanski: Odd Man Out)。
而此次威尼斯电影节上的争议并非首次。2017年,波兰斯基曾同意担任法国凯撒奖的主席,最终在妇女团体组织的强烈抗议声中,担任主席的任命被撤回。
21部主竞赛作品中,仅有两位女性导演,份额不够?
此次威尼斯电影节的争议点还在于,在21部入围作品里,只有两位女性入围。巴贝拉已经签署了“50/50”的性别平等协议。虽然协议对于参赛片导演的性别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只是提出希望能在2020年达到男女比例对半开的理想状态,但对比今年的柏林电影节,17部参赛片中有7部出自女性导演;之后的戛纳电影节,21部参赛片有4部女性导演作品;更厉害的是即将于10月2日开幕的第63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上,参赛片中有高达60%的女导演作品……威尼斯电影节对于女性电影人的不友好,难免令外界颇有微词。
巴贝拉表示,今年收到报名的1800部参赛作品里,长片作品只有23%来自女性导演;但是在短片领域,有50%来自女性;而在VR电影环节,女性作品甚至超过男性,达到了六成。而且,他也多次明确表达:作品是第一,不能因为导演是女性,就强行拔高,给它参赛名额。有关于对女性电影人的支持,更多的应该是从其他方面给予帮助支持和改变,比如学校、经济支持等。电影节选片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严格地以电影艺术为标准,不能单纯为了满足性别平等,“选片委员会考虑道德、性别等标准来做选片是不可思议的,它和电影艺术创新没有关系。”
#Me too运动海报
卢奎西亚·马特尔与巴贝拉持不同意见。在她看来,既然目前没有更合适的改变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就应该强行分配名额。“你问我喜不喜欢配额的做法,我的回答是‘不’。但没办法,别无他法,不这么干,电影行业是不会主动换种思路,不会主动为女性导演的作品敞开大门的。”在媒体发布会上,她当着所有记者的面,扭头问巴贝拉:“要是我们这一次能有男女导演比例一半一半的参赛片呢,你可以想象一下吗?结果会怎么样?一定就会拉低参赛片的质量吗?还是有可能会带来电影行业内部不同以往的新气象?它带来的转变,肯定会是很深刻的,所以真要是能那么做的话,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呢。”
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和模式?她表示并不喜欢强制份额这个办法,不过目前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模式,来强制电影工业接受不同的电影思维,但至少目前对社会的复杂性的展示是不完整的。
#me too运动的反思:艺术道德与电影节政治
此次在威尼斯电影节引发的关于“政治正确”的讨论,其实都不是新的话题,电影圈也掀起了几波#me too运动的高潮。但是,也有不少反思的声音,著名导演哈内克就曾将#me too运动比作是中世纪的“猎巫”,说应当警惕它发展成一场新的政治迫害。哈内克表示,担心如今针对名人的指控并非完全基于事实,只是利用起#me too的火焰而带有复仇的目的,这种在运动中起势的新的憎恨男性的清教徒运动让人感到担心。
哈内克所说的“猎巫”,是历史上发生过的针对女巫的审判和猎杀。这个词后被引申为政治迫害,并带有被指控即有罪的逻辑在里面。猎巫从12世纪开始,到16世纪进入最高峰。当时,基督教传入欧洲近千年,并成为几乎是唯一的宗教。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巫术的害怕,让人们对女巫进行围剿。这期间,许多并非巫师的人,因为被贴上巫师的标签而死。
这并不是第一次有人把如火如荼的#me too运动与情绪性的宗教审判猎巫联系在一起。《使女的故事》原著作者玛格丽塔·阿特伍德,在指出该运动隐含的问题时,也提到了“猎巫”的逻辑。阿特伍德写道,这种思维多发生于各个堆满“恐怖与真理”的历史时期,比如法国大革命、苏联大清洗等。“这些事情往往打着塑造更好世界的名义,有些时候它们促成了后者,有些时候则是压迫的另一个借口……至于义警正义,暂时的、处于理解范畴之内的义警正义,可能会演化成被文化强化后的暴民运动,那么现行的正义体系便被扔出窗外,法律之外的力量结构被留了下来。”
此前批判#me too运动最激烈的法国著名女演员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她联合了 100名法国作家、艺术家与学者发表公开信称,运动已经出现极端化的风险,眼下快成了“新清教徒主义”。德纳芙后来发表了向受性侵害者道歉声明,不过并未更改警惕的初衷。有趣的是,德纳芙与波兰斯基多次合作,关系密切,曾公开支持波兰斯基,认为对他的批评过于激烈。
凯瑟琳·德纳芙
不管怎么说,这届威尼斯电影节,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届,电影节已经越发成为公开讨论政治议题的舆论场。威尼斯电影节一向标榜自己的“艺术性”,一个以艺术为第一衡量标准的电影节,是不是应该将艺术家的道德也放入考量方面,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争议。尽管电影艺术从来就与社会进程密不可分,但过分追求“政治正确”,而绑架了电影节的评价体系,长远来看,是对像威尼斯电影节这样重要的评价体系权威性的折损。
而是否应该强行在一个电影节的入围影片的数量中增加女性的力量,则更是考验主办方。一方面,女性导演的数量的确远远低于男性导演,完全追求在数量上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其次,如果不仅仅考量影片质量,而是将性别因素也纳入选片的考量中,是不是有失竞赛公平,与女性主义的立场背道而驰?
事实上,在电影节政治语境中,一个问题被看见,也许永远都比它真实的样子更重要。而艺术,从来也不是单独于社会存在的。在政治正确与艺术的博弈之中,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很难讲推动了什么,又遮蔽了什么。
作者丨余雅琴
编辑丨余雅琴
校对丨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