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每天40万人潮 “智慧公安”管理精准

日期:08-30
外滩

原标题:外滩每天40万人潮“智慧公安”管理精准

外滩每天40万人潮“智慧公安”管理精准

19时,中山东路外滩,江风习习,华灯初上,游人惬意。今年暑期,外滩日常人流量逾40万,晚间高峰瞬时人流量近4万。

人越多的地方,秩序越难管,案件越易发。但这个暑假,外滩区域扒窃类案件接报数同比直降90%,常常一连几天一起扒窃案都没有,工作多年的老民警直言:“放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智慧公安”带来思路变

“以前一个月的‘110’接警,光扒窃类就100多个,最多时一天就接报10余起。”外滩治安派出所所长刘海波说,以前暑假、节日等人流量高峰,报案做笔录甚至要排队。

地标景点、人潮涌动,外滩受扒窃团伙“青睐”不奇怪。打击和防范扒窃类案件,曾是长期困扰派出所的难题。“显性用警”是办法之一。派出所让全副武装的民警驻守发案率高的重点区域,加大巡逻力度,“让扒手们不敢来”。但警力毕竟有限,有警察在的地方案发数下降的同时,其他区域的发案数水涨船高,“扒手们跟警察打游击,不断转移作案阵地,防不胜防”。“便衣反扒”随即跟上,“混”进游客中,一旦寻获形迹可疑的扒手,全程盯防,只要扒手作案,当场抓获。

反扒民警打掉过多个扒窃团伙,但案发趋势仍未彻底遏制。民警实话实说:要在数万人中搜寻到扒手身影,犹如大海捞针。

打击扒窃犯罪之难,关键之一在法律规定的“人赃并获”。着装民警上阵能震慑犯罪却难打击犯罪;便衣反扒必须全程盯防,“敌不动我不能动”,打击成本太高。而且扒窃犯罪大多团伙作案,一旦得手立即转移赃物,警方很难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在外滩治安派出所指挥中心,一套集成视频采集、轨迹追踪和信息分析等功能的智能系统,成了大客流下打击扒窃的重磅武器。在街面安防系统的“视线”里,盗窃犯罪全程一目了然,财物转移轨迹清清楚楚,一条完整的犯罪证据链就此固定,民警锁定嫌疑人轨迹后,直接“瓮中捉鳖”。

改变的不仅是设备,更是破案思路。从茫茫人海到无限视频,如何锁定扒手踪影?“我们通过追踪和分析被害人活动轨迹,由果致因,倒追出扒手的作案轨迹。”刘海波说,通过视频固定作案证据后,系统会自动搜集扒手的相关信息,只要探头捕捉到扒手身影,系统会自动报警,信息会同步推送给民警,民警就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其抓获。“最快的一次,晚上接到报案,第二天上午扒手刚到外滩就被我们抓到了。”

打击是最好的防范。民警通过对接报案件的梳理分析,寻找扒手在外滩出没的规律,科学设置视频巡逻重点区域,再结合警力现场固守布防,“一抓一个准”。在每天40万人流量的情况下,如今外滩区域每天110报警量降至约40起,其中警情类报警不足5起,扒窃类报警一个月仅10起左右。

层层请示不如按图索骥

每天40万人潮,多少警力能管好?“藏”在外滩江堤下的外滩治安派出所,满打满算134人。

高效率源自科学的指挥调度。在外滩治安派出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一张表格:按照时间、客流和车流分类,对应不同的措施和警力安排。

19时许,外滩滨江区域客流量达到1.5万人左右,中山东路的车流渐渐退至5成以下。提取三项“关键数据”后,当天值班的指挥员立即在这张表格里找到对应的工作措施:5、6号通道口及5、6平台的民警上岗,对通道采取“5上6下”的单向限流措施;其他岗位安排1/3警力,根据实际客流情况适当增加警力投入……

“我们按照时间、客流和车流三个维度,把不同的管控措施做成一个个模块,对应不同的现场情况,让指挥员可以按图索骥,形成相对统一的管控尺度和执行力度。”刘海波说,14时30分至23时30分外滩客流集中时段,都可以依据这张任务表,有针对性地安排警力。

“过去一听到大客流就紧张,脑子里一根弦立即绷紧了。”刘海波坦言,传统的大客流管理模式,更多凭指挥员的经验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容易造成标准不统一、执行不到位、效果不确定——这是他们决定制定这张标准化、模块化的大客流管理任务表的初衷。

详细的任务表背后,是精细地测算与设计。外滩地区客流与时间有着紧密联系:午后客流逐渐增多,19时许亮灯后逐步达到顶峰,23时熄灯后归于平静——根据这一情况,刘海波先是改变了派出所勤务分配:早班延长至16时,巡逻警力由15人减至10人;中班持续至23时之后,警力由15人增至20人。

今年6月决定推出任务序列表时,刘海波和同事研究了去年以来的外滩地区全部客流、车流等数据,发现仅仅依靠时间来分解任务还不够细致,特别是19时至23时的高峰区间,客流并非随着时间推移规律变化。三易其稿后,任务表引入时间、客流、车流三个变量维度,把外滩滨水区客流和核心区车流作为“优先考虑”项,制定出不同情况下模块化的大客流和交通管控应对措施的详细方案。

“有了任务表,指挥员应对日常工作心里就有底了。”刘海波说,如今脑中的“弦”依然在,也更加从容:“从指挥员到民警,每个人的工作更有针对性,指挥员也更有精力应对突发状况。”

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群众不会管你是交警还是巡警,他们要的是能解决问题、能帮助他们的警察。”上海正在探索“一警多能、一警多用”、一线综合执法“全科警察”的“大警种”创新改革。

全上海最重要的主干道,7条与外滩交错毗邻。入夏后,深夜110报警明显增加。刘海波一查,大半跟交通有关。

深夜外滩居然堵车?刘海波带着同事们实地一走,发现症结:“夜经济”如火如荼,酒吧外营运车辆违法停车、高价宰客等情况随之出现。情况最严重时,中山东路两根车道被占,营运车辆停车候客,个别路段深夜“肠梗阻”。

“全科警察”既能管车又能管人,让问题有了高效解决之道:派出所安排警力现场驻守,既查处交通违法,也严管各类治安纠纷。“电子警察”在问题多发区域“上岗”,进一步压缩违法停车和议价乘车的现象。

让“全科警察”执法管理更硬气,要有“后台”支撑。在外滩治安派出所指挥室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正在江堤盘查的巡逻民警传回的画面,高清视频实时显示他们所看到的画面,画面上人脸下方还有绿色的进度条。“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对当事人的情绪进行判断分析,绿色表示平和状态,如果变成红色就说明对方情绪可能较为激动,要有所准备和防范。”

“以前的民警执法记录仪是‘单机版’,主要是保留视频影像资料作为证据,现在用的是2.0‘网络版’,不但可以将画面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也能反向传输视频资料到民警的记录仪上。”刘海波以民警最常处理的纠纷为例,现场双方各执一词,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将先前拍摄的视频画面推送给民警用于处置参考。

0.5平方公里的区域云集逾40万人流量,管理的关键除了“硬件”升级,还要发动各方力量参与治理。在外滩风景办牵头下,派出所对辖区内的保安、环卫、城管等各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在他们心里植入‘公共安全’理念。”刘海波说,派出所直接开通了与保安队伍对接的电台频率,有任何异动保安会第一时间报告派出所:“这样扁平化信息沟通,有时比110报警还来得快。”不久前中山东一路上发生一起事故,一辆轿车失控撞上外滩上街沿。保安立即报告,110警情传到派出所时,民警已在现场处置。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发布一系列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重大项目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主题论坛探讨人工智能创新治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