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用好“廉政监督员+互联网”监督模式

日期:08-30
廉政监督员互联网陇南用好

原标题:陇南:用好“廉政监督员+互联网”监督模式

今年以来,甘肃省陇南市纪委监委大胆探索,针对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监督质效不强等实际问题,提出“廉政监督员+互联网”监督模式,在成县先行先试,构建起纵贯县乡村三级、覆盖全县245个村的廉政监督网络,有效破解了基层廉政监督难的问题。

聚焦“谁来监督”,逐级组建队伍

“农村基层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但基层工作量大、面宽,在近距离、日常化、长效化监督方面还有待改进,能不能在专责监督力量之外,再组建一支队伍,以弥补监督深度和广度不足的问题?”——这是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共同心声。

陇南市市纪委监委在多次调研后,做出在全市组建脱贫攻坚廉政监督员队伍的决策部署,并专门下发文件,解决廉政监督向基层延伸的难题。在试点过程中,成县纪委监委牵头,从组织、财政、审计、宣传、扶贫等职能部门聘任14名县级廉政监督员;从全县17个乡镇的副科级干部中选聘51名乡级廉政监督员;按照贫困村每村2名、非贫困村每村1名的要求,从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驻村干部中选聘349名村级廉政监督员,建立由414名县、乡、村廉政监督员组成的脱贫攻坚廉政监督员队伍。同时,从全县245个村的退伍军人、入党积极分子、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政治性强、热心扶贫事业的人员中各推荐1名群众,聘为本村义务特邀监督员,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廉政监督力量。

目前,全县各村已形成由脱贫攻坚廉政监督员、义务特邀监督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三支监督力量”构成的监督网络,构建起专职监督与兼职监督相辅相承,纪检监督、媒体监督与群众监督共同发力的监督格局。

聚焦“监督什么”,明确监督重点

监督队伍建好了,必须明确监督重点,做到靶向精准、有的放矢。

成县严格落实市纪委监委要求,聚焦剩余7个未脱贫村及251户、847人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工作和已脱贫村、已脱贫户的巩固提升工作,明确是否存在帮扶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村组干部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不坚决、履行工作职责不到位;落实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等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对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产业扶贫、东西协作、企业帮扶等项目分配、审批、招投标、验收环节违规操作、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以及“拆危治乱”、3+1冲刺清零和各类反馈问题整改不力;有关部门及党员干部、监察对象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十个方面的监督重点问题,切实提升监督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聚焦“怎么监督”,创新监督模式

在监督实践中,成县纪委监委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通过深入实践运用陇南市“廉政监督员+互联网”的监督模式,构建起全天候、平台式、一体化的新型监督体系。一方面,用好“廉政监督”平台。按照“分类建设、分级管理、实名认证”的原则,组织全体廉政监督员、义务特邀监督员和村监委会主任实名注册陇南乡村大数据“廉政监督”平台,廉政监督员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发布和上传相关信息;管理员可以点对面向所有廉政监督员发送通知和工作指令,也可以点对点向某名廉政监督员发布重要信息,形成廉政监督员与管理员之间便捷、高效的信息通道,确保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保密性。另一方面,用好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这个系统全面掌握全县扶贫(民生)领域项目资金分布、流向等具体情况,并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扶贫政策资金落实中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监督任务清单,通过陇南乡村大数“廉政监督”平台下发给廉政监督员、义务特邀监督员和村监委主任,指导其开展监督工作。

目前,全县各级廉政监督员共入户走访6000多户,发现一般性问题305条、问题线索15件。”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监督的成效在惠农政策落实、项目建设、三资管理、低保评定、干部作风等方面得到初步显现。随着‘廉政监督员+互联网’模式的深度实践和全面推广,其作用和成效将充分彰显。”(供稿毛会宁编辑陆旸)

诈骗分子遇"局中局" 1300张"鬼卡"疯狂诈骗1630万余元 内蒙古:办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案232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