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奏响壮丽乐章

日期:08-29
壮丽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原标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奏响壮丽乐章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博任江姚刚赵悦

从“一唱雄鸡天下白”的过去,走到和谐稳定、欣欣向荣的今天,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在新中国成立7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在高楼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村庄里,在香气扑鼻的和田夜市中,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到处可见自信的笑脸,到处是忙碌奔波的追梦人……一个充满幸福感、获得感,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和田展现在世人面前。

70年前,“万方乐奏有于阗”传递着普天同庆的喜悦;今天,和田又奏响了一曲稳定和谐发展的壮丽乐章。

交通建设拉近距离

这些天,麦麦提图尔荪·麦提尼亚孜心里像吃了无核白葡萄一样甜。他是墨玉县其纳农牧林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8月22日,是该合作社种植的无核白等鲜食葡萄进入采摘的日子,来自各地的客商早就等在地头。看着挂在藤上的一串串葡萄,麦麦提图尔荪和合作社成员们喜上眉梢,笑容格外灿烂。

该合作社是由墨玉县喀瓦克乡其纳村村民组建的,主要从事葡萄种植以及干鲜果品加工。成立7年来,合作社产品销售半径越来越大,销售渠道从全疆各地延伸到南至广东、北到辽宁的多个省市。合作社还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葡萄,今年将购销4000吨鲜食葡萄、1000吨葡萄干。

“以前,这里的路不好走,影响葡萄运输,来的客商不多,现在不一样了。”麦麦提图尔荪指着等候在地头那些拉运葡萄的冷藏车笑着说。

这些年,麦麦提图尔荪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乡村道路平坦宽阔,拉葡萄的车能够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现在,和田有了沙漠高速公路,运输葡萄的车跑得更快更远,葡萄因颠簸而造成的损耗也从10%降到了3%。

大路通天,这是和田人祖祖辈辈的愿望,如今,已经成为现实。

深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绿洲面积仅占3.7%,还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大小小的300多块,道路就是连接绿洲的生命线。然而,落后的交通是千百年来始终困扰和田的一道难关。

“截至2018年,和田地区公路总里程已超20324公里,其中农村公路超过19055公里。今年喀叶墨高速公路的通车标志着新疆所有地州市实现高速公路连通。现在,全地区91个乡镇已经全部通车。8月底,最后一个建制村也将通车,届时,和田地区将实现乡镇通达率100%、建制村通达率100%。”和田地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陈勇介绍有关情况时,笑容里颇有几分自豪。

陈勇既是和田交通的建设者,又是交通飞速发展的亲历者。上世纪80年代,他在乌鲁木齐上学时,从和田到乌鲁木齐只能坐长途客车,要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跑一个大圈,行程近2000公里,一般要坐五六天车,苦不堪言。那时候,他寒假都不能回家,因为寒假一共3周左右,来回路上就要近两周的时间。如今,从和田到乌鲁木齐,不仅可以自驾,还可以坐火车、飞机,最快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

如今,在广袤的和田大地上,公路、铁路、机场全覆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形成并日趋完善,新疆南部大通道乃至南疆交通枢纽呼之欲出。

现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建设稳步推进,更为可喜的是,农村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县乡村公路网正在形成并加密,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改扩建后的和田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达121万人次,同比增长18.1%;货邮吞吐量3362.7吨,同比增长44.3%。截至8月20日,2019年累计旅客吞吐量达100.0575万人次,较2018年提前77天突破百万大关。目前,和田机场共开通14条航线,通航15个城市,日均航班量达50架次,于田机场也已开工建设。

和(田)若(羌)铁路各标段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届时,和田人乘坐火车出疆的路程将大大缩短。

就业成就幸福生活

米日古丽·肉孜买买提现在感觉每一天过得都很充实。

“我喜欢在工厂上班,每天按时上下班,生活也规律了。”今年2月,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库木巴格村的米日古丽到村里的制鞋厂上班后,从内到外都在发生着变化。

米日古丽入厂后通过培训考核,成为一名小组长,现在她带领着30人的团队,平均每个月有1350元的工资。“虽然现在收入不是很高,但通过努力我们会越来越好。”说话间,米日古丽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像米日古丽这样在家门口鞋厂上班的村民,库木巴格村有21人。

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人多地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和田地区紧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措施,全地区建成制鞋生产线537条,用工2.2万余人。

在墨玉县喀尔赛镇沙漠绿果园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里,工人们正在生产枣夹核桃。合作社人事部主任吾买尔江·麦麦提明介绍,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现在年产枣夹核桃、核桃仁等7000吨,带动1200多人就业,月人均收入2600多元。“员工的工资都打到银行卡里,使用微信支付的员工越来越多了。”吾买尔江说。

洛浦县恰尔巴格乡墩买里村村民阿尔祖古丽·喀斯木从2017年开始就在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务工,每个月有5000多元收入。“她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2000元,今年我用女儿寄回来的钱买了牛,家里还盖了新房。”说起女儿外出务工的好处,父亲喀斯木·亚森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近年来,和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成为转移就业一大亮点。截至今年7月,和田地区向内地省市转移就业1.2万人,他们在江西、福建等省从事电子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作。

和田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和人力资源市场科科长张举杰介绍,今年和田地区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启动实施“3515”转移就业工程:疆内外跨区域转移就业5万人,就近就地就业5万人,村办工厂就业5万人,季节性转移就业15万人。

2019年,和田地区还在7县1市开展农牧民培训基地建设,通过按需订单式培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农牧民掌握技术,达到稳定就业。“今年我们计划培训10万人,现在已经培训了7.1万人。截至7月底,全地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461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2.12万人次,7.1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张举杰说。

教育放飞人生梦想

“现在是和田历史上教育进步明显、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几乎村村都有幼儿园,义务教育已实现了全覆盖。”8月22日,作为一个有38年工龄的教育工作者,和田地区教育局局长古丽加汗·艾山十分自豪地说。

现在,和田地区学前教育已普及到每个乡村,城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了,变得更阳光更优秀了。

和田地区教育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地区有学校2101所,其中高校3所、中职12所、普高18所、初中118所、小学681所、幼儿园1267所、特校2所,全地区在校学生达79.4万名。

8月15日至21日,记者在和田地区走访了几所县市乡镇学校,映入眼帘的景象充满现代气息。校园宽敞,电脑配置齐备的多媒体中心,色泽鲜艳又环保结实的塑胶跑道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几乎是所有学校的标配。

近些年,北京、天津、安徽、浙江等对口援疆省市“组团式”教育援疆大力推进,和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传帮带”的教育援疆模式大幅提升了当地师资水平,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而来,为和田当地孩子插上放飞梦想的羽翼。

8月18日,记者从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了解到,上学期该校以信息技术搭桥,通过援疆教师团队的努力,成功与天津中学进行了远程课堂共享互动。新的学期到来了,和田的学生们还会在第一时间体验到更多新事物。

在皮山县第二中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充实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他们都是上学期安徽援疆教师组建的学校社团的成员,有的在练习书法,有的在练声,有的在练打击乐器,还有的在球场上运球、投篮。

8月21日,墨玉县一中学生依孜哈尔·买买提,手握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通知书,信心满满。他说,和田的优秀老师越来越多,自己在县里接受的教育不亚于内地。依孜哈尔立志学好专业,将来报效家乡。

据了解,自2011年以来,和田地区实施了211个教育对口援疆基础建设项目,援疆资金投入达40.63亿元,共有3000多名和田学生在对口省市上内高班,4000多名和田籍学生赴内地大中专院校就读,获得良好发展机会的学生越来越多。

“榜样引领和全社会重视教育的氛围,让一些家长从原先不愿送孩子上学,转变为择优选校,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强了。”古丽加汗表示。

“2019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12人大名单出炉 北京南站广场喇叭扰民追踪:管委会已调整播放音量和时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