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川市建章立制解决基层“无钱花”到“钱难花”问题
近年来,银川市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契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持续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力度,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由原来的5万元—7万元增加到每年17万元—30万元。经费多了,基层却出现了新的苦恼,有的反映经费多了,但是没有经费使用范围的政策依据,怕违纪而“想花不敢花”;有的反映报销程序过于繁琐,活动经费花了几百元也要写成方案、一层层签字,怕麻烦而“能花不愿花”;有的反映对资金还缺乏有效监管,有的资金使用效果还不明显,甚至有些资金长期闲置,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为破解这些难题,让党建相关经费真正花到刀刃上,我们研究出台了《银川市基层党建十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试行)》,明确了经费标准及使用范围,在不违反相关财务规定的基础上减少报销程序,让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相关经费“最大化”减负、“最优化”使用、“最严化”监管,为各级党组织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为把解决问题作为出台政策的落脚点,切实让《办法》实用,市委组织部通过组成专班、平时调研、定期暗访等途径,加强对基层反映强烈问题的收集整理,对基层提出的“钱难花”问题进行“解剖”,有针对性提出办法措施予以解决。同时深入借鉴学习其他领域资金管理使用政策文件,研究中央、自治区有关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办法》与上级政策保持一致性,与我市原有政策保持连续性。
为确保《办法》管用,在反复征求基层意见建议、多次讨论修改后,市委组织部明确了党建工作经费、村(社区)运转经费的使用范围,让基层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党员教育、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以及慰问、表彰奖励先进等工作报销经费时有据可依。同时,扩大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明确由县(市)区统筹使用的具体方向。
在明确使用范围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还联合市财政局明确了经费使用报销的程序和要求,在不违反财经纪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报销程序,减少了多人签字、提供方案等繁琐程序,解决了基层使用资金的后顾之忧。并且对党建经费的使用明确了季度公开的办法,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确保经费的公开透明,确保了经费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