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驻西班牙大使吕凡接受《理性报》专访
2019年8月20日,西班牙主流报纸《理性报》刊登对驻西班牙大使吕凡的专访——《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阻碍中国发展》。采访中,吕大使就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贸易战对中西关系的影响、中欧关系发展等问题介绍了中方立场,答问全文如下:
一、关税战中谁受伤害最大?
贸易战不仅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而且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二、《纽约时报》认为,对中国产品所征收的附加关税根本不足以对受损行业进行补贴,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应该向美国提出。两国元首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已达成重要共识。首先,双方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其次,美方承诺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的关税。第三,两国经贸磋商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正是基于这些共识,中国重新恢复购买美国农产品。然而美国宣布,从9月1日起,将对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一做法严重违背了中美两国元首在大阪峰会时达成的共识。因此,中国不得不宣布停止购买美国农产品。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进口美国优质农产品前景光明。问题在于美国必须严格遵守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
三、为什么中国不能在2021年削减2000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
美对华贸易逆差是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等多种客观因素造成的。我认为,西班牙的专业人士、经济学家、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都明白,中国在这方面不承担任何责任。目前,贸易纠纷已不再是经济问题。实质上,它反映了美国遏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企图。中国不会做出让步,并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的基本利益。
四、根据中国的政策,中国拥有人民币固定汇率的优势。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会利用人民币作武器吗?
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决定人民币的汇率。中国一直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事实上,美国利用美元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特权,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中把汇率作为武器。最近,美联储降息,这一决定冲击了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以及世界经济。大家都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感到不安。此次降息正是特朗普对外汇政策的干预。
五、中国是否担心美国将减少从中国的进口,并转向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域内其他国家?
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中国正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以适应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此外,完整的供应链和高效率的劳动力使中国产品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相信美国的进口商将做出正确的决定。
六、此次贸易战是否影响中国与西班牙的关系?
自2005年中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双方加强了互信,在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问题上相互支持,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达成广泛一致。和西班牙一样,中国致力于维护贸易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我认为,贸易争端不会影响两国关系,相反,提供了一次反思的机会。
七、贸易战是否会演变为军事战略层面的公开“冷战”?
冷战已经结束30年了。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各国都希望建立互利合作关系,将国际关系视为“零和游戏”已经过时了。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不应该自我孤立封闭,而是直面这一不可避免的现实。任何遏制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企图必定失败。
八、中国和欧洲贸易交往密切,但政治外交关系似乎没有达到同一水平。您认为,什么是政治外交关系的障碍?
中国与欧盟保持战略伙伴关系,几十年来双方的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虽然对中欧关系存在负面评论,但双方领导人已达成明确的合作共识。我认为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多于分歧。中国和欧盟互不构成任何威胁。双方相互提供机会。尽管中国和欧盟在规模、外交政策、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差异,但我们主张多边主义和开放型经济,捍卫《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努力促进双方文明的交流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