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灭蓝藻之路有多长?——打好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
新华社合肥8月20日电题:消灭蓝藻之路有多长?——打好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
新华社记者程士华
每年高温时节是巢湖蓝藻水华的多发易发期。近日巢湖水华卫星遥感监测报告显示:8月16日,巢湖西北部沿岸和西南部沿岸发现水华,面积约39平方千米,占湖比5.15%,可视为轻微水华;17日,巢湖区域部分被云覆盖,无云区域未监测到明显水华;18日,监测到水华面积48.31平方千米,占湖比6.34%,轻微水华;19日,巢湖部分区域被云覆盖,无云区域未监测到明显水华。
“和去年相比,今年巢湖蓝藻水华现象有明显减少的迹象。”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说,这和近年来巢湖综合治理不断加大投入、巢湖水质改善有关。蓝藻水华发生主要在于水体富集了过多的氮、磷等,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表现。
为加快巢湖综合治理,合肥市2013年成立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在无先例可循、无现成模式可搬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了统一管理机制、源头管控机制、建设管理机制、项目评估机制、协调联动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形成了以理论体系、关键技术、体制机制、工作方式“四大创新”为实践内容的治理模式。同时,巢湖生态保护与治理始终伴随着生态理念的提升创新,逐步形成了“生态优先、城湖共生、生态宜居”的治巢理念并得以落实。
生态难题体现在水里,治理功夫离不开岸上。据合肥市环湖办主任高斌友介绍,合肥市聚焦水环境修复,在合肥经开区京台高速处创新试点了“初期雨水调蓄原位处理技术”,对相当于城市“洗澡水”的初期雨水进行处理,使其可直排入自然河流,这成为国内首个高标准就地处理初期雨水项目;2018年初启动的4万多亩十八联圩湿地项目,运用近自然手法,发挥湿地过滤净化功能,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全面推广乡镇污水处理的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模式;对5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开展雨污分流治理试点,采用蜂窝式硅砂原位处理技术对阳台洗衣机水、空调冷凝水、屋面雨水进行处理,试点取得成功;建设4座藻水分离港,投入使用2艘移动式蓝藻磁捕船,蓝藻处理已经初步形成岸基处理和水上移动处理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引进新优技术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建立以沉水植物净化体系为主、水生动物调控为辅的水体原位净化体系等。
2012年以来,在巢湖流域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城镇人口增长近一倍的承载压力下,巢湖治理依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河湖水质得到改善,环保部门对合肥市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结果,从2012年的48分提高到了2017年的80.2分,国控断面年度水质达到考核要求比例由2012年的27.3%提高到2018年的93.3%,呈逐步好转态势。
今年上半年,巢湖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氨氮浓度下降45%,总氮浓度下降21%,总磷浓度下降23%,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15.6%。
“巢湖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水质状况存在反复波动的可能性。”合肥市副市长王民生说,各类污染物浓度指标的下降,使得今年巢湖蓝藻水华问题相比去年有所好转。同时,蓝藻水华也和每年高温持续时间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蓝藻水华发生的频率也有着其自身的尚未完全被人类解密的规律,比如逢到“大年”,对环境影响较重,逢到“小年”,影响则相对较小。根据目前情况分析,今年是巢湖蓝藻水华的“小年”。
高斌友认为,蓝藻水华治理需要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目前国内外对蓝藻水华的形成与温度、降雨量、雨速、湖面风速、藻种过冬积温等因素有一定的研究,但由于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室内分析和小型装置,难以模拟生态系统复杂的真实情况,大尺度严格验证的普适性规律仍然不多。另一方面,根据国外的经验,即使通过努力将外来污染源控制到较低的水平,湖区蓝藻仍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范围集聚,蓝藻水华治理形势仍然严峻,需要进一步研究出蓝藻防治、巡查、打捞等工作应对机制。
高斌友表示,下一步,合肥市将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巢湖新一轮综合治理”的要求开展工作部署,想方设法全力推进,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