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深圳同时被中央点将 中国两大城市剑指未来

日期:08-20
临港自贸区

原标题:半月内,上海和深圳同时被中央点将,中国两大城市剑指未来

上海和深圳同时被中央点将 中国两大城市剑指未来

半月之内,两项重大决策相继出台,影响的不仅是两座城市的命运,更是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战略布局。

今天,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正式揭牌成立。

说到临港新片区,很多人会联想到深圳,不仅因为《总体方案》明确,新片区将“参照经济特区管理”,更是因为这两座中国特大城市,都肩负着面向未来的战略使命。

无独有偶,就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公布的12天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也正式发布。

半月之内,两项重大决策相继出台,影响的不仅是两座城市的命运,更是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战略布局。

上海临港主城区。

上海临港主城区。

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

细读两份中央文件,有心人会注意到——

开放是两者共同的着力点。

先行示范区意见中提到,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

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也提出,要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显然,不管是临港和深圳,未来都将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使命。一东一南,上海和深圳,中国两大经济城市几乎同时翻开历史的新篇章,这显然不能归因于巧合。从战略层面上看,这应该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是一次大手笔的沿海互动,而剑锋所指,正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是改革开放40年后,国内经济谋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浦东陆家嘴。

浦东陆家嘴。

深圳特区建设,浦东开发开放,都曾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取得照耀古今的辉煌成就。今天,两座城市又同时被中央点将,是历史在回响,也是未来在召唤。

2

既然被点将,就要不辱使命。

如何不负重托,首先必须搞清一个核心命题——

临港新片区新在哪,未来怎么建?

临港滴水湖。孟雨涵摄

临港滴水湖。孟雨涵摄

犹记得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在28.78平方公里土地上启航,在国人对自由贸易还有些陌生的时候,一系列发轫之举如弦上之箭,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幕。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揭牌。陈征摄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揭牌。陈征摄

如今6年过去,自贸区这支被激活的利箭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劲,朝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飞驰而去。

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贸区扩展区揭牌,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三大片区正式纳入自贸区版图。蒋迪雯摄

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贸区扩展区揭牌,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三大片区正式纳入自贸区版图。蒋迪雯摄

在此以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更多的是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而今后,一个“特”字将成为临港新片区的显著标志。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说:“临港新片区定位‘特殊经济功能区’,自设立之日起便怀着剑指配置全球资源的雄心,肩负着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使命。如何突出‘特殊’二字,如何打造特殊功能,将会是未来建设临港的关键一环。”

俯瞰临港主城区。孟雨涵摄

俯瞰临港主城区。孟雨涵摄

放眼全球,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贸区总是与减税、高度开放、通关优惠等相关联。在《全球贸易促进报告》中排名第一的新加坡自由港自1819年设立起便坚持税收减免政策,目前全球90%以上的货物进出均不需缴纳关税。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聚集了全世界超20%的500强企业,高度开放的政策成就了“总部经济”。纽约自由贸易区里的企业设厂不需要支付任何进出口关税就能实现出口,国际退货、展览商品均无需支付关税,进出口永远不用担心过海关造成延误……这些世界发达经济体均聚焦一方区域,以特殊政策打造开放型经济,从而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几十年前,跨国公司愿意把总部放在物流成本低的地区,而今天的跨国公司更关心一个区域能否发挥总部效应。”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指出,临港新片区的目标是面向世界,吸引跨国总部落户。而这,需要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体系,需要有突破现有制度瓶颈的自信和勇气。

上海和深圳同时被中央点将 中国两大城市剑指未来

上海和深圳同时被中央点将 中国两大城市剑指未来

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孟雨涵摄

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孟雨涵摄

去年,跨国公司沃尔沃建筑设备的中国总部成功将两台挖掘机从韩国的生产工厂运往尼日利亚客户手中,不经过中国口岸,却把结算中心和税收落在了上海自贸区。这是一起离岸贸易的典型案例。但这样的操作,此前在中国无法进行。

“过去,货物如果不经过国内口岸直接由境外生产商销售给境外客户,海关因看不到货物,不能提供相关进出境单据,造成企业无法在国内开展资金结算。”公司副总裁詹旭说,这使每年高达30亿元的营业额和近10亿元的各种税收不能落地中国。

临港软件园。

临港软件园。

通过对标国际,让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让企业内生动力充沛不绝,从而打造充满竞争力的开放高地,这正是临港未来的建设路径,也是临港最大的“特殊之处”。

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还未挂牌,期待的目光便已灼烈。

8月7日,特斯拉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宣布,旗下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顺利,预计将在2019年年底正式投产,微博还配发了一张在临港的超级工厂现场图,自豪感满满。

同一天,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当天前来办理开业等业务的企业就有90多家,大厅内新设的“临港新片区投资服务咨询台”天天门庭若市,连茶水间都有创业者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新片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8月15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位于新片区的分行同时揭牌营业,率先启动自贸区新片区金融服务。

在建中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在建中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新片区总体方案公布一周以来,市场彻底被激活。

世界期待着上海陆地最东南角的这片区域给出前所未有的惊喜,

但只有重任在肩者,知道这份期许的分量。

建设临港新片区,需要拿出浦东开发开放初期不畏困难、敢闯敢试、破釜沉舟的拓荒精神和创业气质。曾负责临港新城主城区建设的原临港管委会副主任鲍铁鸣每次回想起新城建设初期的岁月时总是难掩激情。“在临港开发建设的日子里,每天白天连着黑夜地工作,即便环境再艰苦,临港人总是热火朝天、拼劲十足,硬是在这‘潮来一片水,潮去一片泥’的滩涂上一点点建起一座新城。”

2002年,滴水湖开始开挖。

2002年,滴水湖开始开挖。

鲍铁鸣在施工现场。

鲍铁鸣在施工现场。

建设临港新片区,不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的“添砖加瓦”,而是瞄准新兴高端产业的“高瞻远瞩”。临港是上海高端制造的“名片”,这里诞生了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飞机发动机、首根国产12英寸单晶硅棒、全球最大的大功率柴油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新片区的蓝图,正是对着未来的全球产业布局、科技发展趋势来绘制的。选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从定位上就与临港这片土地不谋而合。

首架中国自主生产的水陆两栖飞机风翎号在临港研发成功。

首架中国自主生产的水陆两栖飞机风翎号在临港研发成功。

建设临港新片区,上海必须拿出一种真正的全球眼光和前沿意识。“我的一生中经历过两次挂牌,一次是1990年5月3日浦东开发办公室在浦东大道141号挂牌,一次是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在外高桥保税区挂牌。每一次,都让上海与世界更近。”在64岁的外高桥集团原党委书记舒榕斌眼里,当年“十八勇士”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的日子虽已远去,但始终保持先发效应,始终立足上海、放眼世界的“老开发”精神,会在年轻一代新片区开发者身上延续。

1990年的外高桥地区。

1990年的外高桥地区。

今天的外高桥。

今天的外高桥。

有人说,建设临港新片区是“再造一个浦东”。

那么,人们希望“再造”的,一定是一个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浦东”,一个体现先行者战略眼光、改革者历史担当的“浦东”。肩负国家战略,回应市场期待,代表中国与世界对话,临港新片区将续写新的时代传奇。

司南鱼,上海陆地的最东南角。

司南鱼,上海陆地的最东南角。

北京建筑垃圾倾倒调查:复耕地成“黑渣土场” 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1.7万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