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190项举措聚焦服务业开放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全球第一家法人机构落户北京、国际知名的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在京新设法人主体、丰田金融服务株式会社在京新设投资性公司……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新一轮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177项任务中,目前已有60项落地。
这一基础上,8月15日,北京市发布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科技、互联网信息、金融、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和养老、专业服务、综合领域共八个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出190项开放创新举措,标志着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在产业链条上的全面推进。
“一方面是纵向上,从行业开放需求出发,纵向打破产业发展当中的壁垒、障碍、不适宜的政策措施。同时,所有产业链条横向上抓制度创新、环境改革,争取在全球率先构建服务业领域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在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重点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介绍。
据了解,三年行动计划中的大量政策都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例如,在科技领域,计划提出研发测试车辆暂时进口时限由6个月延长到两年。
“以前研发车辆的进口,国家规定只能6个月就要复运出境,但是有很多的实验6个月完不成,这个制约了很多国际企业,像宝马、戴姆勒等研发车辆在北京的推广和实验,所以这项政策由6个月延长到了两年。目前,戴姆勒、宝马、大众等车企都已经享受到了这个政策,企业反响非常好。”闫立刚表示。
同时,计划还提出,在增值电信、互联网运营业务等方面,争取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落地北京;金融方面,探索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集团公司限制;进一步放宽文化娱乐业、旅游业等市场准入限制;实施外国医师多点执业注册;在全市拓展便利店搭载销售药品、书报等试点模式。
“全链条改革最终要落实在项目上。”闫立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8个三年行动计划有关示范项目的内容,虽然提法不一样,但都占了很大比重,这也是这次三年行动计划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例如,在互联网信息领域,计划提出在今年12月之前,将推动开放信息服务业务中的应用商店业务外资准入条件,试点开放外资股比至100%,吸引国际互联网龙头企业在京落地内容服务实体,提升国内用户体验。
据介绍,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每个领域还会有更详细的项目清单,并建立了服务管家机制,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协调服务,通过示范项目带动,促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首创”项目、“首个”项目,建成一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样板,形成更多可视化开放成果,让企业、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的带动下,今年1-6月,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2.8%,服务业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55家,实际利用外资85.9亿美元,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实际利用外资74.1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比2018年提高了19.3个百分点。
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华介绍,行动计划中专门制定了多项优化医疗机构准入管理的改革政策,例如,申办二级或者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原来申办医疗机构先批设置许可证,等设置完成后再组织专家发一个执业许可证,未来将实行两证合一。同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都下放到区,实现区审批,简化了手续。
申办外资的医疗机构也有了政策突破。张华表示,原来按照国家的政策,只允许实施营利性医疗机构,现在北京可以实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试点,鼓励境外申请人在北京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引进国际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而在金融领域,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妍透露,本轮开放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幅放宽了各类金融机构市场的准入,包括放宽了股东的条件,也放宽了股权比例等。而在计划里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服务保障好各类金融机构落地的需求。例如,市金融局会同市投促中心,还有各个区金融办,为重点的内外资金融机构都配备了服务管家,实现一对一的服务。
此外,计划还提出在“三城一区”引进人才密集的地区,也包括海淀、朝阳和其他区域,新建11所国际学校。同时,还将新增50所可接收外国学生的学校,实现了全市资质学校总量达到330所,覆盖全市16个区。
“进入新一轮试点对北京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首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叶堂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跟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的服务业还存在‘腾笼换鸟’的空间,现在还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未来我们要转向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这是北京未来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方向。”
在发布会上,闫立刚也坦言,“如何提高消费的供给水平,北京还是有短板的”。
他提到,下一步,北京将统筹推进商品消费和文化、教育、养老等服务消费的发展,适应升级消费结构的需求。“像家政服务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将继续健全行业的规范体系,同时,还将在配额式外籍家政服务新模式方面和相关委办局一起研究和探索。”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肖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