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联合国大会 成了“中国专场”

日期:08-13
联合国

原标题:这一次联合国大会,成了“中国专场”

来源:长安街知事

[知事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外交工作不断走向成熟,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回顾70年来的外交历程,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许多惊心动魄的瞬间,许多一触即发的博弈,许多难以忘怀的情景。

外交无小事,新中国外交能在波诡云谲的国际风云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一线外交官的辛勤努力与付出,他们以过人的胆识、高超的外交智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今起,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推出系列全媒体特别报道“外交密档”,回望一路走来中国外交风雨路程,见证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足迹。

这一次联合国大会 成了“中国专场”

还记得这张经典的照片吗?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左)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他在大会上放声大笑,成为历史经典镜头。

1971年11月1日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这天9时许,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高高升起,标志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开创了新中国对外交往的新纪元。

半个月后的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联合国大会,许多国家代表的发言都临时“跑了题”,美国人也突然“变了调”……

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从1950年开始,联合国大会每年都要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施燕华1965年进入外交部工作,“虽然我们不是联合国成员,每年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决议出来,他们还是会马上发过来。每年的决议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题目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合法席位’,但提案每次都未能通过。”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环境发生了变化。“好多国家逐渐承认中国,特别是西方阵营里很多国家跟我们建交。重返联合国实际上水到渠成了。”施燕华说。

1971年的10月26日,喜讯传来。中国代理外交部长姬鹏飞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消息,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76票赞成,35票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大会每年9月开幕,12月底结束。施燕华说,当时中方预估,如果去参加联合国大会,大会可能就剩下一个多月会期了。“是周总理拍板:一定要去,剩下一个月也要去!”

施燕华没想到自己会被派到纽约,而且还是和丈夫、后来担任驻法大使的吴建民一起。两人一个说英语一个说法语,同为翻译人员,身边的人都说:“英法联军要打到联合国了。”

1971年11月中旬,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成了当时美国爆炸性的新闻。作为第一个踏上美国土地的中国代表团成员,让施燕华感受最深的,是美国普通人的态度。

一次她上街买东西,一个五六十岁的美国老太太突然对她说:“你是从赤色中国(Red China)来的吧?”施燕华回答说:“是的,但我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老太太说:“好好好,不管怎么样,我们衷心欢迎你们来,你们早该来了。”

这一次联合国大会 成了“中国专场”

1971年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大会通常设有具体的议题由各国讨论,但由于中国代表团的出现,各国代表的发言都临时“跑了题”,当天的大会变成了中国代表团的“欢迎会”。

施燕华回忆,当风度翩翩的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出现在联大会场,他立即成为了各国记者关注的焦点。大会一直开到夜里11点,时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老布什作为东道国的代表,也对中国代表团表示了欢迎。

在大会发言中,乔冠华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我们将和一切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为维护各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为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共同努力。”

当时,中国代表团虽然印了很多份乔冠华的发言稿,但仍被一抢而空,大家都想看看中国人的看法、听听中国声音。发言结束后,几十个国家的代表把他围住,排着队跟他握手,向中国重返联合国表示祝贺。

这一次联合国大会 成了“中国专场”

1971年11月15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从那天开始,中国迎来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潮”。当年,世界上仅有6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而到今天,这一数字已达近180个。

满怀自信的中国代表团重返联大会场,让世界为之震撼。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更标志着中国外交从此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王亚南

直击安徽宁国暴雨救援:直升机空投物资后火速转移伤员 争取大陆区别对待 金马澎三县长集体赴京见刘结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