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乾谈曾国藩家训:曾国荃也曾受不了曾国藩的严厉

日期:08-07
曾国藩曾国荃

原标题:林乾谈曾国藩家训:曾国荃也曾受不了曾国藩的严厉

被众多家庭奉为“不二法门”的曾国藩家训,是否确有其书?曾国藩家训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何意义?曾国藩家训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历史?曾氏后人现在身在何处,又有何成就?曾国藩去世迄今已有147年,他或许不会想到,他留下的家训影响了一百多年后的人们。

记者丨何安安

曾国藩已经去世147年,但即便是在今天,他依然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当然,伴随着他的一生,以及后人对他不断的塑造和研究,曾国藩的形象也出现过诸多演变。

《新京报·书评周刊》曾以《曾国藩变脸记:从“恶人”到“楷模”的咸鱼翻身史》等为题,系统梳理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曾国藩出版热”而出现的不同解读——在大众领域,他早已超出了一位军事将领的范畴,有人将他当作“成功学”典范,有人向他学习“官场权谋之道”,有人认为他是道德修养的楷模,有人将曾氏家训视为治家、保持家族长盛不衰的不二法门,以至于有人干脆将曾国藩称作是“完人”。

林乾谈曾国藩家训:曾国荃也曾受不了曾国藩的严厉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其人,很难一言以蔽之,他的身上,有着诸多标签,譬如“晚清第一名臣”,“大清圣哲”,“官场楷模”等。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是洋务派的领袖。

在这些之外,曾国藩更被曾氏一门后人视为楷模,而他留下的家训、家规也对曾氏家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据统计,曾家在业界有名望的优秀人才有240多人,出现了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杰出人物。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阅读曾国藩?被众多家庭奉为“不二法门”的曾国藩家训,是否确有其书?曾国藩家训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何意义?曾国藩家训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历史?曾氏后人现在身在何处,又有何成就?

“曾国藩家书讲的虽都是家庭日常之事,但其中有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尤其是科学育儿的方式方法,值得当下父母深入领会,活学活用。”近日,百家讲坛主讲人、清史及曾国藩研究专家林乾,携手北京大学出版社等,以曾国藩家训为题开讲,探讨传统家训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林乾谈曾国藩家训:曾国荃也曾受不了曾国藩的严厉

林乾(左)与邢志清。

曾国藩家训散记于家书、日记之中

“曾国藩家训现今流传的版本不多,也没有成书,只是散记于曾国藩的书信和日记中。曾国藩早年的时候,就立志要做一部家训,这在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

的时候在日记中提过,而且还跟他的九弟曾国荃

(1824年-1890年)

详细地讲过。”在林乾的新作《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一书中,开篇便讲述了曾国藩家训的由来。

林乾说道,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带着与自己相差13岁的弟弟曾国荃读书,但曾国荃受不了兄长的严厉课读,没有坚持多久便想回家。作为兄长的曾国藩训斥无效,在痛心之余,便希望完成一部家训。

林乾谈曾国藩家训:曾国荃也曾受不了曾国藩的严厉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林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

作家训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曾国藩在写了一段时间后,因为难以完成而不得不中途放弃,希望等待时机成熟再来完成。林乾说,这个时候的曾国藩,入翰林院不过四年,并没有攻灭太平天国、拯救清朝倾危大厦等赫赫声名。

在黎庶昌编撰的《曾文正公年谱》中,记载着“道光二十八年……又采辑古今名臣大儒言论,分条编录为《曾氏家训长篇》,分修身、齐家、治国为三门,其目三十有二。”但林乾并没能找到这本《曾氏家训长篇》原书,仅能从黎庶昌的记载中看到曾国藩不但写了家训这部书,还为家训编了三十二类,共计分为三大篇。“黎庶昌是曾国藩的四大弟子之一,也是诸弟子中被曾国藩非常重视的一位,他讲的应该是有根据的,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原书。”

林乾说,事实上,后来出现的上、下两卷本《曾国藩家训》

(或称《曾公家训》《曾文正公家训》)

,均为坊刻,为湖南传忠书局光绪年间印行。还有在曾国藩的弟子王定安所编的《求阙斋弟子记》中看到的卷二十五、二十六的《曾国藩家训》,这两者内容大同小异。“尽管曾国藩生前没有编一部完整的家训,但是曾国藩经常说自己是把家书的一部分代替了家训,有时也把日记作为家训。我们今天所讲的曾国藩家训的内容主要就依据这些资料。”

钱穆曾在《人生十论》的前言部分提到,“忽然想起曾文正公的家书家训来,那是十年来时时指导我读书和做人的一部书。”林乾推测,钱穆读到的版本,应该就是坊间所传的版本,当然也能从侧面印证曾国藩家训在民国时期的巨大影响。

曾国藩在文化视野上具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

“就晚清的变局而言,曾国藩无疑是这场变局的主要推动者。不管这种推动的作用如何,但他无疑是第一人。也因此,我在近二十年间,不间断把目光聚焦于曾国藩。”早在读博士时,林乾就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攻读清史,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研究清朝的政治制度。但在研究过程中,林乾受钱穆的启发,意识到政治制度的运行,要通过人物和思想来推动,这让他将研究方向转向了对近代史上关键人物的研究。迄今为止,林乾已经研究曾国藩二十年之久。

“我整理的曾国藩家训,是从他们家族的五代中抽出来的。”在活动现场,林乾与格局商学的院长邢志清的对谈中,提到曾国藩并非单纯的个人,从文化的视野上来讲,曾国藩具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因此,将曾氏家族放在时代的变迁中去,让其具有时代的格局就非常有意义。

钟书河编辑的《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一直被认为是今天搜集最全的曾国藩的家书集子,收录了曾国藩和父辈及兄弟子侄辈之间往来的书信。林乾说,这个版本比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家书》及《曾国藩全集》里面的家书要多出许多内容,将收藏在台湾的《湘乡曾氏文献》当中的家书也列入其中。

“《湘乡曾氏文献》主要是曾国藩的手稿,著名历史学家吴相湘把这一部曾国藩手稿文献在台湾学生书局全部影印出版。”林乾提到这部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手稿中就有一部分叫《曾国藩家训》,也成为现在研究曾国藩家训的主要依据。

林乾谈曾国藩家训:曾国荃也曾受不了曾国藩的严厉

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出版的《湘乡曾氏文献》内页。

曾国藩一生所写的1520封家书,以及家人的回信599封,共计两千多封书信,都收在《湘乡曾氏文献》中。林乾在阅读《湘乡曾氏文献》后发现,曾国藩早年的家书不少都是记流水账,比如曾国藩从京城给家里寄了一百两银子,这笔钱应该怎么分、给谁家多少,还有多少债务、什么时候该还等等。但其中多数来自他十几年行军打仗、为人修身的阅历,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从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意义。

林乾谈及家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认为“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这一概念和西方人“家”的概念并不相同,跟今天的我们所理解的“家”的概念也不一样。在古代,这个“家”更多的指的是“家族”。林乾说,今天我们看到的以姓氏命名的古村落,正是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遗存,这其中不乏福建土楼这样聚族而居,甚至聚村而居。

上海社会科学院费成康曾经专门撰写了《中国的家法族规》一书,研究家法族规。家族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已经完全脱离了古代家族文化的范畴,但林乾认为,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光读书不思考,会泥古不化。曾国藩读书‘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不仅能钻得进去,还能跳得出来。他写给儿子的家信,就指明了要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这些对当代父母其实有积极的启示。”

林乾谈曾国藩家训:曾国荃也曾受不了曾国藩的严厉

《中国的家法族规》,费成康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3月版。

作者:何安安

编辑:徐悦东

校对:翟永军

宝龙地产前7个月销售额350.6亿 同比涨超七成 中城建集团股权内乱落定 大股东北京中冶被判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