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内丘县 七夕的主角居然是“牛王”

日期:08-07
牛郎庙会

原标题:在河北省内丘县七夕的主角居然是“牛王”

因为尽职尽责的老牛,在农历七月初六这一天送牛郎和两个孩子上天与织女团聚

新京报讯(记者张羽)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七夕节如今也因此常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在河北省邢台市的内丘县,七夕节期间同样格外热闹,意外的是,戏台、文艺演出以及锣鼓齐奏的祈愿仪式,围绕的却并非是爱情或是古代的“乞巧仪式”,而是当地供奉的“牛王”。在当地的传统习俗中,尽职尽责的“牛王”会在农历七月初六这一天送人间的牛郎和两个孩子上天,让一家人跨越银河团圆相聚,因此,当地人最敬重的是“牛王”,而七月初六是整个庙会的最高潮,到了今天七夕的正日子,则是一些常规的庆祝与文艺活动了。

在河北省内丘县 七夕的主角居然是“牛王”

七夕节,牛王是内丘的主角。受访者供图

内丘过七夕牛王是主角

牛郎织女的美好传说,大家都记得男女主人公,却总忘了牛郎那头会吐人言又忠诚守护的老牛,它不仅是牛郎织女的媒人,还是这段美好爱情的守护者。而在河北省邢台市的内丘县,当地人千百年来可从没忘记过,并且尊称老牛为“牛王”,每年还要拜祭,以此“提醒”牛王别忘了带着牛郎去赴鹊桥会。

内丘县有座牛王庙,就是当地人为祭祀牛王而立,每年都会围绕牛王庙举行两次盛大的庙会。一次在农历三月十五,是以对牛王的崇敬和感恩为主题的庙会。另一个便是农历七月初六,围绕着牛王送牛郎和两个孩子上天与织女相会的主题进行祭祀和庆祝。

内丘县文联主席秦凤告诉记者,牛王庙位于内丘县中部的王交台村附近,每年七夕的牛王庙会,包括其周围的王交台村、老树围村等七个村的村民都会参与。每个村自发成立的村社组织,会共同商议筹备祭祀仪式等各项活动。各村还推选出一个女“挑令”,也就是每个村负责活动分工和工作落实的人。

“在活动准备期间,各个村的村社组织会张贴告示收‘上油钱’,一般每户十元左右,养牛的人家交双份,有些家境好的也有交几百元的。这些油钱用来买供品、活动所需物品,还有请戏班和响器班,‘上油钱’是村民自愿与自发提供,所有的‘上油钱’也都用于活动。”

据悉,内丘牛王庙会一般从七月初一便开始,到七月初六这天结束。期间主要以各种演出、祭祀仪式为主。祭祀仪式期间的用品也非常有讲究,比如制作安放牛王神位用的‘彩轿’、每年制作的牛王牌位以及为前来祈愿的香客们提供的纸牛,都是围绕牛王这个文化衍生出的祭祀用品。

在河北省内丘县 七夕的主角居然是“牛王”

内丘牛王庙会。受访者供图

牛王走上街去赴鹊桥会

整个活动的高潮在农历七月初六。这一天,牛王要与牛郎以及两个孩子“会面”,并带着他们赶在七夕前与织女相会。

活动当天,牛王庙堂的神案上早已摆上用面做的各种动物祭品,这些祭品往往成对出现,代表着“牛郎织女相会”以及“好事成双”的寓意。

随后,由各村“挑令”率领村民跪拜,并开始“表功”,讲述的内容是牛王奉上各种祭品以及请牛王送牛郎上天与织女相会等。表功完毕后,由村“挑令”将已制好的象征“牛王爷神位”的黄纸牌放进彩轿,整个过程被称为“请牛王上轿”。

随着牛王上轿,包括吹奏、打旗、抬轿以及跳扇鼓的表演者依次排队。一声嘹亮的“起轿”后,“响器班子”便开始吹奏,队伍开始了游街。

“队伍要先绕牛王庙正转三圈,然后沿街游行,等到行至牛郎故居地时,请出牛郎与两个孩子入伍同行,然后整个队伍继续沿街行进。”

秦凤告诉记者,牛郎与两个孩子的形象一般由纸扎而成。牛郎“父子”随牛王的游行队伍行至襄河岸边后,神牛、牛郎以及两个孩子将被放在河畔空地中央的柴火堆上,众人围绕开始“跑功”,边跑边唱,内容大意为祈求神牛送牛郎上天,盼望牛郎早点儿与织女见面。

“挑令”开始祷告,祈祷毕,会首即宣布“合大令”。合令后,会首宣布“焚祭”,在熊熊烈火中,众人手拿扇鼓继续绕圈“跑功”,围观香客把从牛王庙中得到的剪纸牛投入火中相随“跑功”,表示欢送。

2007年,内丘牛王庙会已被列入河北省邢台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成为了年年举办、年年火爆的盛大庆典。除了传统的祭祀仪式,如今每年的牛王庙会还增加了文艺演出、戏曲表演甚至相亲的活动。

新京报记者张羽

编辑张树婧校对刘军

北京青年男排二青会全能测试夺首金 一盘家常菜放倒一家三口 藏在身边的米酵菌酸了解一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