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上好军医 ——记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优秀医护群体

日期:08-02
侯立军手术

原标题:南京路上好军医——记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优秀医护群体

明天,就是郑思震的73岁生日了。2007年起,他的每个生日都宛如一次“新生”——早年在河南、新疆等地插队落户时,老人的多囊肾伴随高血压的病情日益加重,最终不得不进行血透治疗。“十几年间,我们从黄浦区动迁到静安区,但爸爸还是坚持要在长征医院看病。”从初中起就辗转陪父亲治疗,如今在本市某三甲医院工作的女儿郑璇也渐渐明白怎样做一个好的医护人员:“有一次在院门口看见我爸头晕扶着墙,血透中心的护士就赶忙上前帮助,避免了意外发生。”

60年前,《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题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通讯,反映连队“身居闹市,一尘不染”的风采。40年前,来自长征医院的人民好军医吕士才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如今,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继续收到许多患者发自内心的称赞——“南京路上好军医”。在南京路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上,人民好军医的故事正代代相传。

真情是主色

医生跑代替患者跑

2017年始,南京路上的好军医们有两套衣衫:一身白大褂,是他们作为医者的济世仁心;一身戎装,是他们作为海军军人的英姿飒爽。

2015年,血透中心护理组因其出色工作荣获集体一等功。这个一等功当之无愧:上海平均每15名尿毒症患者中,至少有一人是在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接受治疗。从早到晚,血透机都不曾停歇。每天,在此接受血透的患者达300余人,5年存活率高达77.3%,10年存活率也达40.5%。这里也创造了存活最长时间的患者已有28年的奇迹。这个护理组平均年龄只有26岁,每人一个班次要管理六七张病床,一刻不停地观病情、查体征、读数据、记参数。一天的行走路程相当于从人民广场到莘庄。

美国医学人文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说,“触摸和谈话曾经是诊病的主要方式,现在完全被各种仪器取代了,唯有‘最好的医生’才会继续做这两件事。”

南京路上好军医就是这样的“最好的医生”。

10年前,因肿瘤导致截瘫卧床40余年的评弹演员徐文萍,在病榻上创作了《人民的好军医》开篇。由于身患褥疮四处寻医,她对治疗曾一度丧失信心。长征医院骨科教授侯春林闻讯后,特意上门给她讲解医学知识,诊治褥疮。他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截瘫康复小组,还连续10年将自己的国家特殊津贴全数捐献给上海市残联,“我们不能等患者上门,而要主动出击,施以援手。”

主动出击还包括让诊室走出南京路。去年9月,关节外科主任钱齐荣在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骨关节炎阶梯治疗专家工作室”。71岁的徐阿婆患有左侧膝关节疼痛十余年、67岁的陈阿婆患关节积水多年……年纪大、难外出,病情拖了一年又一年,现在,她们在这里都得到了悉心的治疗。

创新是亮色

用创新真本领报效祖国

倘若说奉献与牺牲是军人的天职,那么精进与创新就是医者的征途。南京路上的好军医们,除了有勇,更有智和技。

今年初,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侯立军牵头完成的“特种伤病防护与救治关键技术及其体系创新”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该年度军队和全国卫生系统唯一的一等奖。

其实,侯立军还有一样绝活是做脑膜瘤手术。

在神经外科疾病中,位于海绵窦和视神经管内的脑膜瘤,因位置特殊、质地坚韧,往往不能全切,严重影响视力。由于与周围许多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手术稍有不慎将会出现颈内动脉损伤和严重的颅内神经损伤,死残率高。侯立军综合运用颅底内镜技术,突破技术难关,为患者不仅赢得了生命,更保全了视力和听力。

今年7月,49岁的李女士因患巨大前床突—海绵窦脑膜瘤,慕名从哈尔滨来到长征医院求医。一个4.5厘米×4.3厘米×3.8厘米的脑膜瘤,导致患者视力进行性下降伴眼球运动障碍。之前为其会诊的专家曾评价:如此巨大的海绵窦内肿瘤不可能全切,视神经的视力也难保。

“不管冒多大风险,我也要把她拉回来。”侯立军在颅底内镜下,成功分离6根神经和9根血管,历经12小时惊心动魄的手术,肿瘤被完整切除,周围血管、神经、脑组织均保护完好,且术中未输血。日前恢复健康的李女士已回到家乡。提到这段救治经历,她几度哽咽:侯主任是可以托付生命的医生!

在长征医院的专家榜上,还有一大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好医生。在我国首次发现7种罕见致病真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将脊柱肿瘤总体切除率由40%提高95%的肖建如;我国血管外科专业首位博士后,从3张床位开始,把血管外科打造为全军唯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培训基地的曲乐丰;将保肾率从65%提升至85.6%,肾癌微创率从10.5%提升至93.7%,相继完成亚洲首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肾癌保肾手术、国内首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等的王林辉……

奉献是本色

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

1979年1月,长征医院军医吕士才主动请缨担任赴边境医疗队队长。可从战场返回后,他却倒下了:主刀医生打开吕士才的腹腔,顿时惊呆了:左右肝叶上布满灰白色结节,结肠癌早已转移到肝脏。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却硬是隐瞒着病情,忍受剧痛坚守在前线。病逝后,中央军委追授吕士才“模范军医”荣誉称号。

40年过去了,如此“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奉献精神,依旧深深扎根于南京路上好军医们的心中。2014年,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50岁的急救科副教授郭昌星领命赴利比里亚执行任务。半年后,他没有辜负祖国的重托,带领医疗队凯旋归来,可等待他的,还有恶性肿瘤皮肤鳞癌的诊断书。

在利比里亚,由于缺少医疗条件,他坐过的椅子常常流下一大摊血,睡觉也只能趴着睡。回国后,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的郭昌星没有退缩抱怨,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在手术间隙坚持重返岗位。2016年8月8日,郭昌星离世,年仅51岁。

这样的感人故事,在一代代长征人之间流传着。影像诊断科技师芦家奇和急诊室护士朱丽是一对伉俪。去年6月,夫妻俩同时接到了执行任务的命令:一人前往祖国北疆,一人则去相隔万里的祖国南端。心灵相通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必须保障医疗任务的顺利完成。

出征前夕,千里之外传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朱丽发现自己怀孕了。芦家奇又惊又喜,依旧参加了任务;朱丽更是意志坚定,应对各种困难。当地条件艰苦,时常遭遇恶劣天气,缺吃少用,一遇到台风更是时刻处于备战状态。有一次,台风刮翻了一艘渔船,她不顾个人安危,硬是冒着风雨和战友们去码头抢救翻船渔民,伤员最终转危为安。

经历了近百个日日夜夜的分离,夫妻俩相继回到上海。那一刻,紧紧相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面对军队和使命的召唤,他们用行动诠释——有一种爱叫同赴“战场”。

多项鼓励外资新政策陆续实施 来华投资稳中有升 “异想世界”还原真实爱因斯坦 “启初·天才相对论”特展带来以色列希伯来大学133件展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