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育部要求一所高校至少一家书店,高校书店的春天来了吗
记者近日走访了北大、人大等7所高校,探了探实体书店在校园的生存现状。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见习记者应悦)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
《意见》同时要求加强校园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各高校要提供规模适度、位置适当的经营空间,从场地租金、水电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减免优惠。《意见》还提出,充分调动社会企业、社会资本进校开办实体书店,支持有品牌优势的连锁书店进校园。
近年来,受电商和数字阅读冲击,一些校园实体书店因经营困难倒闭或搬离校园,高校校园书店目前生存现状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7所高校,发现除北京师范大学外,另外6所高校都有至少一家实体书店。与民营书店相比,由学校出版社或图书馆开办的书店是主力。7所高校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5所高校均有这类书店,北理工仅有一家民营书店。
探访1
房租负担重北理工仅存一家民营书店
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体书店的房租总是占据了成本的大头。7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理工大学。目前,北京理工大学有一家名叫“北理宏图”的书店。书店经理李升告诉记者,作为一家理工类院校,北理的书店一直都不多。“最多的时候大概也就两家左右吧。”李先生所经营的这家是连锁性质的书店,主要经营教辅类书籍,每逢开学、考试的时节,书店的生意才会比较好。
谈起书店经营上的困境,李先生表示,“最早我们也卖一些文学读物,可是网购普及以后,这些书就卖不出去了,放在店里又占空间。”他介绍,实体书店在销售教辅类书籍上,还是有一些优势。“考研、考公的学生,一般都会来实体店买书。一来是节省时间,随到随买,不需要等快递;二来也是能看到实物,判断适不适合自己。”
探访2
北师大最后一家实体书店今年5月停业
“跟餐饮和打印店竞争,我们没有任何希望。”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内经营二手书店的老板小闫告诉记者。“我是北师大本校毕业的,毕业那年发现很多同学的旧书运不走,卖废纸又太可惜,就开始创业收二手书。”2008年下半年,小闫在学校租了个一门店,正式开起了二手书店。
2016年年中,北京师范大学对校内门市重新招标,房租涨了整整一倍。小闫表示,参与竞标的有很多餐饮、打印店铺,他们提出的房租,自己根本无法负担。“当时店里还有很多存货,搬走那些书大概用了三四天。”小闫说。
目前,小闫只能通过微信做二手书买卖。没有了实体店,小闫的二手书生意主要通过老客户之间的口耳相传。但经营成本却没有随着实体店关闭减少。为了存放回收的二手书,小闫在北师大附近租了一个仓库。“与线上二手书收购相比,我们的优势就是距离近,不浪费时间。但现在这个优势也快消失了。”小闫坦言,现在的收入与原来相比不增反减。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坚持经营9年的二手书店——墨香书店由于场地问题关门停业,这也是该校校园内最后一家实体书店。
“我们学校啥都有,就是没有书店。”一位北师大男老师对此表示有些遗憾,“作为老师我还是挺希望校园里有家书店,这样会方便一些。”同时他表示,教育部已经发文支持高校实体书店的发展,“说不定下学期书店就会有了,这是好事。”
探访3
出版社或图书馆开办书店成主力
与民营书店相比,具有校方背景的书店正逐渐成为高校实体书店的主力。记者走访的7家高校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5所高校都有这类书店。
北京大学校内的北大书店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2018年北大百廿校庆时正式开业,经营范围包括教材、教辅、学术书籍等类别。店内还提供有桌椅的学习区,书架下方也放置了蒲团供读者休憩。此外,北大书店对持有北大学生证、教职工证和校友证的顾客都有折扣,“一般普通书籍八折,教材八五折。”书店业务店长徐先生介绍。
徐先生表示,对于北大书店,校方给予了很大支持。徐先生告诉记者,在校方支持下,书店与校内师生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我们不仅有专门的学生团队对书店进行运营,还会为学生活动提供场地,此前我们就举办过‘北大影协’的摄影展,有不少同学都会过来看看。”徐先生表示,今年年初,北大书店还作为地标性建筑收录进北大电子地图。
与北大书店性质相同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明德书店”。7月29日上午10多钟,记者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学馆西北侧路边,“明德书店”的指路牌非常醒目。记者了解到,明德书店前身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联专家食堂,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资装修,营业面积现在已扩大到600平方米。
书店最外侧书架上摆放着人大报刊资料,书店经营的书籍种类包括文学、外语考试、历史、教育、社会文化等。书店还设有消费区和读者休息区,消费区提供咖啡、饮料等。除了书籍,书店内还销售人民大学纪念品,如笔记本、书包等。一些工艺品也有销售,如30来元一个的精美小花瓶,漂亮的卡通折叠书立等。
上午11点多种,屋外还有些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个男生提着伞走进书店,他是专门来这里看书的。男孩告诉记者,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家住人民大学附近,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来书店坐一坐。“我挺喜欢明德书店的氛围,感觉很舒服。而且我是教育学的,书店里也有我需要的书籍,无论查资料还是买书都非常方便。”
【声音】
学生称已习惯网购图书,去书店主要买教辅
清华大学的殷同学刚入学一年,平时没事喜欢逛书店,“图书馆的气氛更适合专心的学习,书店的气氛更轻松一下。我没事就会去邺架轩逛一逛,随便翻翻书可以平复一下浮躁的心情。”殷同学说,这一年她在邺架轩书店买过两本书。
北京理工大学的刘同学表示,自己很少逛书店,周围的同学去书店也大多是买教辅材料。刘同学坦言,学校里的书店对他而言最大的意义就是“买教辅材料”。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会看一些推理类的小说,“但这种书在网上买就可以了。”
北京交通大学的赵同学告诉记者,前两年在教学楼地下室还有二手书店,现在就只有出版社下属的一家书店了。“二手书店本来存在感就很低,再加上网上基本能买到需要的书籍,所以没有书店并不会感觉特别不方便。”赵同学表示。
也有同学提到图书馆对书店的替代。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毕业生王同学表示,学校的图书馆一直都面向学生征集意见,需要图书馆采购什么书都可以直接反映,书籍更新频率比较高。而且图书馆规模大、历史长、存书更丰富。王同学说,自己如果有需要的书籍,一般都选择去图书馆查阅。
【建议】
书店应与图书馆形成合力构建服务闭环
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葛玉丹表示,此次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意见中有许多亮点。“《指导意见》提到,要促进校园实体书店与图书馆、出版社和后勤服务实体互动合作,利用好图书馆资源优势拓展实体书店经营空间,鼓励高校出版社开办‘前店后厂’式的读者服务场所。也可以连同其他校内资源平台,比如图书馆、出版社、后勤服务集团等,构建一个服务的闭环。”
葛玉丹认为,高校校园内文化活动较多,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高,大学实体书店的定位比较明晰,读者群体也更具粘性。高校校内书店可以与校园里其他服务师生的资源平台直接合作对接。与其发问“如何与大学的图书馆等区别开来”,不如思考“如何与大学的图书馆等形成合力,进行互补”。
以华东师范大学涵芬楼书店为例,葛玉丹介绍,“涵芬楼就开在图书馆边上,考试周的时候,书店实行24小时营业制度,并且提供远低于平时价格的考试周优惠套餐作宵夜,这就与图书馆形成很好的互补。”
此外,葛玉丹建议,书店还可以和学生社团、老师课堂、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等链接,通过为师生的文化服务反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发起组织读书会。各大高校都有老师组织读书会,可以将之统一起来,受惠更多读者。
【对话】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店负责人律蕴哲
“高校实体书店如果单纯做零售没有任何机会”
新京报:发展高校实体书店,你觉得最大的困境是什么?
律蕴哲:高校实体书店与校外实体书店一样面临相同的困难,就是成本问题,其核心是房屋租金。人民大学明德书店位于校内,我们需要向学校交纳租金。而我们书店常年打折销售,比如八折、八五折,还有些是半价。所以,要说挣钱的话,包括人民大学明德书店在内,这些高校实体书店都是不挣钱的。
新京报:明德书店一年的房屋租金是多少?学校是否有提供优惠政策?
律蕴哲:租金现在一年78万多,因为我们面积比较大,连库房带营业面积应该有1500平方米,这已经是学校给我们的优惠价了。但对于我们书店来说,尤其是这个行业销售毛利也就10-20%,所以尽管房租有优惠,我们依然面临很大压力。除去员工开销,水电开销,还有房租,明德书店每年会亏损几万块钱。
校园几乎没有民营书店
新京报:除了明德书店,人民大学校内此前还有过其他书店吗?
律蕴折:人民大学最早有一家书店,后来被一家教育机构买了,书店也就离开人大。2006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在校园内开设有书店,2015年迁址到现在这个地方。以前也有过一两家民营书店,但前几年倒闭潮的时候就都倒了。民营书店一定会倒的,因为现在被电商冲击得实在太厉害了。
新京报:既然不挣钱,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
律蕴哲:前阵子,教育部开过一个高校书店的座谈会,当时包括我们人民大学、北师大、北语、北大、清华等高校书店的负责人都去了。大家在一起座谈的时候都说到亏损的问题。
既然不挣钱,我们图什么?可能这是一种情怀吧。按照我们社长的说法,我们书店就是一个微利的、带有公益性质的机构,主要就服务于师生跟校园文化建设。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现在开高校书店的绝大多数都是学校的出版社,比如明德书店就是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一个部门,出版社跟学校也没必要算细账。这也是为什么校园几乎没有民营书店或者第三方机构书店的原因。
单做零售没有任何机会
新京报:你认为高校书店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律蕴折:明德书店在北京高校中共有6家,分别位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大学有两家。另外,在人大附中门口也有一家,所以我们也把它归为高校书店。
高校书店的定位我认为首先是支持所在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比如说人民大学明德书店就包括了人民大学所有学科的教材、教辅以及学术书。同样,我们的书店开到了科大、林大,这些学校大部分学科的教材、教辅、学术书,我们都会配齐。也就是说,每一所学校学生,都能在书店里找到与学科相对应的书籍。同时,我们这几家书店也负责学校的教材供应。
所以,能够支撑高校书店办下去的原因之一,就是保障学校的教材供应。如果单纯销售文学类书籍,或者单纯做零售,高校书店肯定是没有任何机会。
学校扶持力度今后可能加大
新京报:教育部发文后,对高校书店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律蕴折:以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不够重视,有些学校认为学校已经有图书馆了,要你书店干嘛?我们跟学校沟通办校内书店时就遇到了“踢皮球”三不管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去找学校宣传部门沟通,可是宣传部没有房产;我们又去找后勤部,后勤部说行,但是你得掏钱,可我们又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我们就提出是否能够给一些优惠,得到的答案是,那得去找校长。可这校长也不是每件事都管,这事又被分到分管副校长手里……我们要在学校开个书店真是举步维艰,很多部门互相推,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
教育部发文后,我觉得学校的重视程度会提高。下一步,各个学校可能会有一个专门负责高校书店建设的部门来统筹这件事情,这样我们再开新店就顺利一些。另外,有了这份文件之后,我估计在优惠政策或者学校的扶持力度上会有一些新的突破。
另外,以前对高校书店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民营高校书店销售盗版书籍。因为民营书店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所以卖起盗版书,但这种情况很多学校不管不问。所以,今后如果学校重视起高校书店这个问题,肯定会注意这方面的管理,对书店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新京报记者吴婷婷见习记者应悦
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