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双语宣讲团——尼都塔生一家四代一心向党的故事⑨

日期:08-01
尼都塔生双语宣讲团马背

原标题:马背上的双语宣讲团——尼都塔生一家四代一心向党的故事⑨

马背上的双语宣讲团——尼都塔生一家四代一心向党的故事⑨

尼都塔生和战士们组成的“马背上的宣讲团”,把党的好政策“送”到草原深处。李智摄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底要咋改?”

“乡村振兴,应该怎么解读?”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尼都塔生开始琢磨起来,“报告里提到很多跟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怎么才能让乡亲们更加了解这些好政策?”

宣讲!

几天后,有语言优势的尼都塔生主动请缨担任连队的理论教员,跟军马勤务班的8名战士一起组成“马背宣讲团”,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整理出来,翻译成藏文,并制作成双语宣传手册、传单和横幅标语,走村串户,把党的好政策“送”到草原深处。

巴塘乡铁力角村地处偏僻,村里电视、电话信号时断时续,加上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尼都塔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藏族同胞听。

你看,一堂接地气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课就这样开课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对我们老百姓关心得紧呐,党的十九大就确定了不少好政策。”尼都塔生用藏语大声讲,村民围拢在他身边,听得十分认真。

“中央要怎样振兴乡村?”

“扶贫上还有啥政策?”

“娃娃上学是不是更方便了?”

这边话音未落,村民争先恐后地发问了。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帮助困难群众不单是给钱给物,更应该让大家自己转变自己的想法,先从思想上把这顶穷帽子摘下去,坚定信心跟党走!”

“老师”讲得专业,村民听得专注。

2018年7月,铁力角村的牧民土多才仁想把原来那几间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重新维修一番。尼都塔生得知后,专门找到州上的相关部门,了解关于藏区新居建设政府补贴的相关政策。

“确定土多才仁家符合申请补贴的条件后,我们拿着政府的相关文件找到了他,逐条给他们家人翻译讲解。”

一开始,考虑到资金因素的土多才仁计划对旧房进行维修,在尼都塔生的分析下,经过一番权衡的他决定放弃原先的计划,直接盖几间新房。

“多亏了尼都塔生,要不是他的建议,我们一家人肯定还住在旧房里。”搬进新居的土多才仁拿到了6万多元的建房补贴,如今提起这事儿,还连连称谢。

军马勤务班班长洛加才让是宣讲团中的一员,一次次深入基层宣讲,不仅让他自己对于各项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是从中体会到了浓浓的军民情。

“连长会讲当地的藏语,跟乡亲们联系多、关系好。虽然是宣讲,可不是干巴巴地念文件,而是和牧民一起唠家常,从他们自己关心的事情中找到切入点。所以,一看到宣讲团来了,牧民总是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坐坐,端上来一杯热茶。滚烫的奶茶暖胃更暖心!”洛加才让说。(咸文静)

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

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民族地区取得的喜人成就,充分说明,民族团结犹如草原的阳光、绿洲的雪水、山乡的清风,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人民幸福的前提。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一位蒙古族干部学校毕业后分到了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治多县海拔高、气候恶劣,致使他身患多种疾病。时任副州长的彭措旺扎知道后十分体恤,将他调到玉树州文化局担任局长秘书。东坝阿宝先后推荐任用8名外来干部,在工作中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打开局面,在生活上协调住房、婚恋难题,让外来干部有幸福感、归属感。尼都塔生与战士们无论天气条件多么恶劣,都坚持深入牧区为群众提供服务。他们为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民族团结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国家最强盛。伟大的中国人民以创造、以奋斗、以团结、以梦想,收获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书写了彪炳史册的文明奇迹。历久弥新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党员干部就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引导各族群众互尊互信、互学互帮,互相尊重彼此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在思想感情上更加贴近各族群众,常在基层一线走,常在群众家里坐,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了解群众的期盼,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团结才有力量,团结才能进步。愿我们都像尼都塔生一家四代一样,致力于团结和进步,形成各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强大合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雷欣钰)

中美经贸团队工作层8月将密集磋商 为9月牵头人见面做准备 新闻联播再上热搜 习近平的一句话让网友泪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