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APP跑路:一场对农民的精准诈骗

日期:07-30
跑路

原标题:涉农APP跑路:一场对农民的精准诈骗

假借乡村振兴政策,借口种植、养殖、项目开发等名义向农民筹钱……这无异于对广大农民的“精准诈骗”,也必须从严打击。

涉农APP跑路:一场对农民的精准诈骗

▲资料图,图文无关。图/新京报网

利用“互联网+农业”概念,花式坑骗农民……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农业”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有些“新型农业”陷阱借助政策红利浑水摸鱼,蒙骗农民。

这其中,有自称搞“共享农业”的“人人树”公司,推出了APP“人人树”在四川等地的农村地区推广,引诱农民下载参与。APP上有果树、菜地、畜禽等产品,供会员认购。按照其宣传,认购这些产品,一年收益可达投资额的3倍之多。可吸引不少农民认购后,该公司没多久就“跑路”了。

“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原本是以互联网红利撬动农业现代化的杠杆。可就目前看,有些骗子凭着灵敏嗅觉也从中嗅到了商机。不管是炒作概念吸引农民筹钱、认领股份,还是采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集资,乃至通过电商、手机APP等形式欺骗农民,无一例外都是借助政策红利浑水摸鱼,蒙骗农民之举。

这里面不只有“人人树”,还有借“线上购买一棵865元的桑树,经12天养护,就能以984.37元的价格出售”非法集资的“蜀桑源”,以新建“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和“股权投资”等名义承诺高额回报集资的“彭州颐好合作社”……其路子几乎如出一辙:设置各种陷阱,却美其名曰掉馅饼。

不得不说,假借乡村振兴政策,借口种植、养殖、项目开发等名义向农民筹钱等,这些诈骗手段具有较强的迷惑性,算是对广大农民的“精准诈骗”:毕竟,很多农民文化程度不高,防范意识较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渔猎”的对象;而披着振兴乡村的“时髦外衣”,也具有迷惑性。更别说,农村的执法力量不比城市,公共治理网络的缜密性远不如城市,这也让骗子们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在此情境下,要真正发展“新型农业”,避免成了骗子借以炒作行骗的“概念股”,首先就要加强基层治理,构筑“法治堤坝”,保护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而言,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提升违法成本,警惕“新型农业”成了骗子们行骗的道具与“烟幕弹”。农村地区广袤,要实现全覆盖式的前置性防范确实很难,但这些骗子互联网公司的企业问题会在线上暴露。鉴于此,显然有必要线上线下并举,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一体的监管网络。

另一方面,要实现针对性的防骗宣传下沉,利用部分互联网平台精准分发的优势,将那些行之有效的防骗招数归纳概括后加以精确推送,让更多处于信息洼地的农民群体防范意识得以提升,对那些打着“新型农业”名义行骗者多些警惕。

□戴先任(职员)

编辑陈静校对刘军

专家学者齐聚鄂州授课,四地法院共聚一堂提能 海外网评:没有明星加持的“哪吒” 怎么就火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