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基层治理莫让速成思想取代工匠精神

日期:07-30
工匠精神

原标题:评论:基层治理莫让速成思想取代工匠精神

基层治理莫让速成思想取代工匠精神

为达环保标准,打造“无猪镇”“无鸡镇”;为提升街面整体形象,要求所有商户招牌大小、颜色、字体统一;为推进厕所革命,强制农户采取不太合适的设计方案……不少地方出现的此类“一刀切”政策,让基层群众叫苦不迭,基层干部也颇有怨言(据7月27日澎湃新闻网)。

基层治理,追求效率固然重要。但是,凡事要遵循规律,切不可为了急于求成而违背了初衷。当前,一些地方在基层治理中采取“一刀切”政策,更多是速成思想在作祟。这也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表现。对于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做法,不仅要予以坚决摒弃,还要确诊“病症”,挖出“病根”,对症下药。

老子曾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治理同样如此。基层治理内容本来就繁杂,所面临的难题也较多,如果基层党委政府不能理清内部关系,就贸然“一刀切”去追求速成,结果肯定是治标不治本。相反,根据治理内容拿出针对性举措,能做到可立竿见影的绝不拖延,需久久为功的就匠心治理,这样的工作方法才不至于给基层干部和基层群众带来烦恼。

众所周知,匠心制造才能出精品、良品。基层就像是一件艺术品,越是在其上面精雕细琢,追求品质,越能让其日臻完美。不管采用怎样的治理举措,都要把重心落在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上。那种只重表面“高颜值”的做法,缺少了对地方发展内在品质的培育。带着本末倒置的思想前行,地方发展必然会缺少后劲。

由此看来,基层治理中存在速成思想要不得。人们常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基层治理能否体现出这样的理念,考验着基层党委政府对匠心的追求度。事实证明,不断涵养地方发展的工匠精神,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当真正理顺了基层治理的主客体关系,良治善治的局面自然就容易形成。

说到底,基层治理不可急功近利。在一定程度上,基层治理的思路和方法体现着地方发展的价值取向。这就意味着,各地需要再三客观全面地审视自身的发展理念,并坚决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一旦这样的价值认识能够深植于基层沃土中,那么日益浓厚的人民群众幸福感将会成为助力地方发展的新引擎。

学校会计套取公款1604万元 用于赌博打赏网络女主播 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发布涉自贸科创检察白皮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