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片区将建全市首所未来学校

日期:07-30
规划设计院

原标题:松山湖片区将建全市首所未来学校

松山湖片区将建全市首所未来学校

■东莞市松山湖2019-01地块项目规划选址评估及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示意图

松山湖生态园南部的湿地三角洲附近将建设全市首所未来学校,办学规模为寄宿制72班,招生人数约2760人。这是记者近日从第四届东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4次会议上获悉的消息。据悉,《东莞市松山湖2019-01地块项目规划选址评估及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获审议通过。

今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筹建3所高标准未来学校。《规划》指出,东莞将以松山湖片区首所未来学校建设作为探索示范,总结经验,逐步逐片区因地制宜铺开,确保我市基础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相匹配。

首所未来学校选址湿地三角洲南部片区

什么是未来学校?《规划》编制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的项目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未来学校是指以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撑体系,更好地针对学生个体学习水平、性格、兴趣、特长等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的人才,是面向未来具有创新性的学校。

未来学校在松山湖有两处备选用地,一处为湿地三角洲南部片区,用地13公顷;一处为生态园核心区,用地9公顷。不过,生态园南部的湿地三角洲片区远离中心综合服务片区,并有寒溪河相隔,西面与寮步镇相邻,此处北邻东部快速干线,西面靠近石大公路,对外交通联系便捷。《规划》项目负责人认为,湿地三角洲片区城规、土规符合未来学校选址条件,用地规模条件相对更优,而且考虑了松山湖教育设施服务居住地的均衡性,更有利于SOD开发模式,带动周边发展。

《规划》显示,未来学校总面积约12.66公顷(190亩),容积率约为1.2,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学校包含图书馆、行政中心、初中部学习中心、高中部学习中心、阶梯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体育馆、地下车库等建筑设施。

《规划》编制单位介绍,为进一步落实高中阶段学校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实现初中升高中连贯培养的模式,从而扩充优质的初中资源,未来学校的办学方向为公办完全中学。办学规模为寄宿制72班,其中高中48班、每班40人,初中24班、每班35人,招生人数约2760人。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学校高中面向全市统一招生,而初中的招生范围是面向全市统一招生或按片区招生暂未确定。

未来学校设计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

未来学校长什么样子?《规划》显示,东莞首所未来学校具有绿色、智能、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包含创新、知识和信息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管理系统。

在空间上,未来学校追求更高品质的硬件需求,配备高标准化、智能化的配套设施。比如个性化、多元化的游泳馆、体育馆、图书馆、礼堂、剧场等文体设施,品质型的学生公寓、学校食堂、教工宿舍等生活配套设施。

在设计理念上,未来学校突破了传统学校的标准化设计,强调空间的开放性与多元性,教育空间个性化,每类科室都是一个学科资源库,打破整齐划一的普通教育标准设计,满足走班授课、小班授课、小组讨论的需求。未来学校强调学生为本的空间设计,随时随地学习,过渡空间、户外绿化空间和学生的游戏场地、学习场地相结合,学校不仅是学习空间,也是一种社交环境。未来学校还考虑与外部社区紧密融合,学习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学习,预留共享空间,学校部分资源会向社区开放。

《规划》提出,我市将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术推进未来学校硬件、师资建设、教学模式、教育资源、教育服务等优化改革,建设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学校和教育,将未来学校打造为广东未来教育的先锋标兵。

相关链接

如何避堵?《规划》支招:

规划轨道站点连接社区巴士等公共交通

全市首所未来学校若落户松山湖片区,那么交通方面如何规划避堵?

《规划》项目负责人介绍,假设学校全部面向全市招生,学校整体区位优越,可通过石大公路、东部快速公路快速联系市区及市域各组团。不过学校周边尚未开发,与外部干道缺乏联系。对此,《规划》提出了解决学校周边交通问题的对策,即近期建设2主2次2支路的路网结构,满足学校接送交通需求。其中,32号路、金富路2条主干道组成“一横一纵”的对外交通主骨架,敬业路、23号路两条次干路与规划横路、规划纵路组成“网格”型内部微循环路网。

针对交通出行高峰,《规划》编制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提出,建立地下智慧接送系统,即停即走;高峰时段在西侧支路预留弹性地面接送空间;适当高配停车位;32号路主干道只进不出,科学布局机动车出入口,以此优化接送交通组织。

市城建规划设计院还提出,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出行,在学校东南角建设一个大于1500平方米的公交首末站,满足公交车辆夜间停车需求。同时通过定制公交就近联系公交枢纽,近期根据学生需求,在节假日学生离校及返校高峰时段开设公交接驳快线,联系城际轨道寮步站和汽车客运东站等,纵向上依托石大公路建设公交走廊,实现面向全市域的学生公共交通疏散效果。远期结合最新市轨网修编,与附近规划轨道站点与社区巴士等公共交通微循环连接,如轨道8号线、7号线和5号线。

此外,沿着32号公路、金富路、敬业路、翠香路构建慢行通道,便捷地联系至学校周边主要公交站与东侧湿地。同时,靠近学校主要人行出入口处新增一座跨32号路人行天桥,以方便学生及家长等过街。

记者刘召潘少婷实习生游卓妍

安徽淮南市政协原副主席姚辉犯受贿罪一审获刑十年 侠客岛:对待激进分子 香港警察过于“软弱”了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