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为何在流行“失败学”?
这两天,人们刚有感于招商银行行长内部讲话自我批评的力度,又读到了招商银行内部平台的一篇文章《招行离冬天还有多远》。这篇直陈招行目前弊端的文章,开篇就很吸引人:“如果不出所料,我们的半年报会依然亮眼,又将成为行业标杆得到媒体宣扬。但根据个人观察及与周围同事的交流,明显感觉招行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
不遗余力批评甚至“不看好”自己的企业,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万科2018年秋季例会打出满场“活下去”的巨幅标语。在人们记忆中,似乎还没有哪家企业,会在这样的时刻许下这样一个看起来不太吉利的愿望。
但仔细一想,华为也说过类似的话。早在2001年,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开门见山:“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2012年,一本华为企业传的题名同样不讨喜:《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如果说要找出一种概括,这三者都不是“成功学”,更像是一种“失败学”“冬天学”,渗透着浓浓的“居安思危”“哀兵必胜”。事实上,几家企业无一不是行业龙头,比如,招行是资产规模率先突破7万亿的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已超800亿元,增长极为稳健,离“万亿市值”只一步之遥。在外部人看来,它们已足够出色并将继续优秀,纵使经济难免波动,但作为行业龙头,护城河总比别人宽。在不理解者看来,这股谦虚劲,仿佛班里总拿第一但总说考砸的那位,是“欠打”式的哗众取宠。但在理解者看来,这不是妄自菲薄,因为如果认准要做百年老店,不妄自尊大一定是对的。
不知死焉知生。要看到,招商银行成立32年,万科成立35年,华为成立32年,这段时间内,中国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大的经济危机。要打造百年企业,企业很难避免大的周期,有的能存活,有的会消亡。换句话说,危机根本上不源于周期,而是源于缺乏危机感。许多年前,当新闻报道“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时,比尔•盖茨那句“距离微软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还显得十分新鲜。今天,从招行、万科、华为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看,我们应庆幸,改革开放40年,一批中国企业追上来了,一批优秀企业家也追上来了。或者反过来说,优秀企业本身,源于优秀企业家精神;优秀企业家精神,由穿越波峰波谷的历程所塑造。
有意思的是,三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深圳。这不由让人好奇,除了企业家自身的格局与眼界外,城市气质是否也成了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企业文化的你追我赶。在看到《招行离冬天还有多远》这篇文章时,我将它顺手转给一位在深圳工作的老同学,并感叹:深圳企业不一样。哪知他很快回复:“这是正常企业的正常作为,就像一个不会自我批评的人不可能进步一样。”我能想象,在屏幕背后他一脸的见怪不怪甚至“鄙夷”。
在一个改革创新的环境中,企业高度竞争,比资金,比技术,比人才,归根到底是比谁想得更远,因为在更远的未来,一定有不得不防的风险足以倒逼今日做出变革。而一旦企业内形成这样的气质,一个再小的兵,也会耳濡目染,视反思为理所当然,视安于现状为走下坡路,这便是企业文化;扩大开去,便是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前些天,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考察南方几市回来后,真诚地写下万字长文《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
4月间,经济学家张五常有场题为《深圳是个现象吗?》的演讲,他极笃定地说“我肯定地推断深圳将会超越硅谷。”这份笃定的背后,有对于中国经济制度的信心,大概也有对这种居安思危状态的首肯。
如果始终有这样子一股子精气神在,为什么不可能?80年代,“蛇口之父”袁庚说:“蛇口建设和改革要有良好的透明度,蛇口人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的蛇口才会朝气蓬勃。”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曾专门撰文,论述如何立足长远、突破自己,让袁庚等改革者敢于自我革命的激情代代相传。后来的蛇口,既有“不改革者不入此门”的壮语,也创造了诸多“敢为天下先”的壮举,成就精彩无限。可以说,深圳优秀企业的这份“提心吊胆”“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意义并不限于企业,也应启发你我。
责任编辑:王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