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扶贫项目关键在于对接市场需求

日期:07-27
关键副理事长市场需求

原标题: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扶贫项目关键在于对接市场需求

扶贫项目关键在于,能产出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或服务,而非靠爱心或强势摊派。

新京报快讯(记者马瑾倩)在近日举行的证券行业扶贫交流会上,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奎分享其所在基金会扶贫经验。他介绍,实现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最关键在于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脱贫攻坚效果显著,但后期难度更大

刘文奎介绍,去年底,2012年底的90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大部分实现脱贫。累计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10.2%下降到去年年底的1.7%,扶贫成效显著。

据国务院扶贫办数据,832个贫困县中,2016年脱贫28个县,2017年脱贫125个县,2018年脱贫283个县。到中央提出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年时间还有396个贫困县等待摘帽。刘文奎认为,后面的脱贫攻坚难度更大。

刘文奎表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贫困人口基数仍然很大,1600万人中许多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缺乏自己致富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实施项目脱贫后,效果能否可持续是个很大的考验。

扶贫项目与市场接轨实现长期可持续

刘文奎介绍,从2001年开始,连续几次扶贫项目投入后,评估显示效果显著,但项目一结束,很多项目就无法继续执行下去。

直到2010年玉树地震,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玉树甘达村投入扶贫项目,刘文奎在会上展示,该项目持续至今,且当地村民生意越做越大。当年通过调研,工作人员发现灾后重建运输需求量大,村民希望帮助他们成立运输队,获得盈利实现扶贫。基金会提出当地需组建合作社,且由村民带头。最终总共投入296万元,买了8台车,2011年车队到位,到2013年就已基本收回本金。如今合作社在村里开了批发站,从西宁拉大宗的粮油物资,在玉树、西宁也开了新门面。

刘文奎总结,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中国扶贫基金会探索出几点扶贫项目经验。一是,扶贫项目应当与市场接轨,形成等价交换,才可长期持续。二是,扶贫项目关键在于,能产出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或服务,而非靠爱心或强势摊派。三是,单家独户难以实现前一任务,通过合作规模经营,才能形成效率。

新京报记者马瑾倩

见习编辑李国君校对郭利

王晨主持召开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 农业农村部:近期全国鸡蛋价格持续上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