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完成了一次儿童剧审美的转型升级

日期:07-26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

原标题:《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完成了一次儿童剧审美的转型升级

原创儿童剧《体育场的流浪猫王》日前完成首轮演出。一部儿童剧除去思想内容上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引导之外,它其实还承担着最为直接的审美教育功能,但面向儿童的审美,要转型升级是最难的。所以当看到《体育场的流浪猫王》时,有些感动。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完成了一次儿童剧审美的转型升级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剧照。主办方供图

我关注儿童剧很多年。每一年看到有那么多儿童剧的演出,惊讶于儿童剧在当前戏剧市场环境中的快速成长;但每一年看儿童剧,又总会惊讶于它的制作太过随意。中国儿艺好像有这么一句话:“一部好的儿童剧,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相信儿童剧的创作者,都会有这样的初心,但什么叫一部“好”的儿童剧,我想大家意见也不会太统一。

在我看来,一部儿童剧除去思想内容上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引导之外,它其实还承担着最为直接的审美教育功能。而审美,几乎就是一种潜意识。即使我们的主观愿望是要做“好”的儿童剧,但在审美上滞后也会严重影响儿童剧的质量。在一个变化如此迅速的时代,我们的审美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就已经不容易;而儿童剧还要求着创作者把与时代脉搏相共振的新审美,通过孩子的眼光去传达,更不容易。因而,快速发展的儿童剧与我们今天生活中太多生活用品一样,都需要转型升级。只不过,相比起一般的生活用品,审美的,尤其是面向儿童的审美,要转型升级却是最难的。

也正因为此,我看到《体育场的流浪猫王》这部儿童剧,真的有些感动。感动的是一个来自于社会的年轻制作团体,在有限的制作经费与排练周期中,他们仍然坚持着要在审美意识上创新的自觉,并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实践这种审美。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完成了一次儿童剧审美的转型升级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剧照。主办方供图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并不算复杂。它的内核,不过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如何在一个集体生活中,获得前进的勇气。这种故事,有千万种讲法,体育场的流浪猫王,选择的是一个童话般的讲法。这个童话的主人公,是一个爱踢足球的少年罗小西,故事讲的就是足球少年罗小西如何在地下世界的流浪小动物们的帮助下,战胜对手,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为自己也为小动物们守卫住了家园。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作为一部第一轮演出的原创作品,当然不是完美的。但它却在两个方面非常成功地实践了一种新审美。

首先,是最直观的视觉、听觉的调性。作为一部民间制作,《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在舞台的色彩、角色的服装、演员的表演节奏以及多媒体与表演配合等等方面,它虽然不是最为完美的,但它却是最为自觉地实践一种适合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儿童的审美感受。那简洁的舞台与演员的造型能力中,透露出的是极富动感的城市生活感觉。

我看过太多儿童剧,不管是大制作还是低成本的,总会让我产生一种可能并不恰当的感受: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到60%,但我们的儿童剧舞台的色彩、节奏与声音,怎么看都还像停留在过去生活中。人们的审美意识有太多不自觉的地方,而《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则在自觉中不自觉地完成了一种标杆化的水准戏剧制作和高级审美引导。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完成了一次儿童剧审美的转型升级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剧照。主办方供图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审美基础来自于它开始自觉地俯下身去,从儿童的视角去建构一个舞台叙事。

《体育场的流浪猫王》和太多儿童剧一样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不同的是《体育场的流浪猫王》里的那种童话色彩,并不是大人硬要装幼稚、学可爱,它只是通过孩子清澈的眼神去看这个世界。在孩子的清澈世界中,猫王就是个可以分享他零食的朋友,而他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多媒体的伴随下,直接奔跑着就进入地下城的动物世界。

当然,什么是儿童看世界,什么又是成人写儿童,可能也不是一下子能说得清楚的。重要的是,我们作为成人的创作者要不断提醒自己,是不是不自觉地又把成人的视角带进了创作中,是不是为了迁就孩子、吸引孩子人为地创造了一些“萌萌哒”场面,是不是又会为了刻意引导孩子塞一些大道理给他……孩子的理性可能确实不足以让他搞清楚一部作品究竟好不好,可能他确实看到热闹的场面就会很开心;但作为创作者的大人,我们还是要提醒自己,好的作品确实总会在孩子成长的某些关键期不断地影响他。为此,我们真的应该更自觉,应该更努力。

□陶庆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京报编辑田偲妮校对李立军

“高层次青年人才之家”正式落户大兴 我国东北虎豹科研和监测体系初步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