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2年扩至16区

日期:07-24
斑马线非机动车

原标题:北京市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2年扩至16区

市区两级示范路口超过300个;5月以来北京交警处罚各类电动自行车违法23.9万起,路口秩序明显提升。

到今年7月,北京市开展“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试点活动”已满两年,全市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已由核心区辐射扩大到16区,市区两级示范路口总数超过300个。

2017年,在“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试点活动”开始两周后,新京报记者曾在首批开展试点的46个示范路口中,选取了东四、西单、官园等地路口进行实地体验,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机动车在斑马线上不会主动礼让行人,非机动车越线停车、闯灯、逆行也十分常见。

新京报记者近日再次对这些路口进行回访,发现路口的文明礼让情况均有所改观,其中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斜穿逆行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均能在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特别是公交车礼让情况较好。不只是有交通协管员和文明引导员管理的“示范路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就是在一些没有红绿灯、没有监控的斑马线前,越来越多的机动车司机也能主动停车、静候行人通过。

2017年4月,北京市启动“礼在北京让出文明——市民爱心斑马线专项行动”。随后,首都文明办、市公安局交管局联合有关部门,在北京46个路口路段开展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试点活动。两年来,北京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已由核心区辐射扩大到16区,市区两级示范路口总数超过300个,先后有340多家党政机关、516家社区青年汇和社会组织、近百家中央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认领示范路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收集早晚高峰大数据以便加强引导

据首都文明办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随着“礼让斑马线”活动的深入,市民逐渐养成守序出行的习惯,更多的市区两级单位、社会组织也参与到路口交通秩序的维护工作。“路口发生的改变大家有目共睹,这离不开每位市民的参与。”星级引导员李桂荣说。

如今,朝阳区26家社会单位认领了区内全部市级示范路口和6个区级自定重点路口,每逢公共文明引导日和其他重要时间节点,“朝阳志愿蓝”与“朝阳柠檬黄”一起走上路口,引导市民群众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西城区通过开展党建、团建活动等形式,动员39个文明单位和机关单位主动认领了区内全部市级示范路口和23个区级自定重点路口,在每天早晚高峰组织社区和单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此外,市城管委、市法制办、东城区卫生健康委等单位,绿色啄木鸟等志愿服务组织也积极参与到示范路口认领活动中来并长期坚持。

今年,首都文明办还启动了“我是文明特拍员”主题活动,由专门工作人员在每天早晚高峰时段,拍摄下发生在斑马线上的文明与不文明行为,特别针对非机动车(行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从通行次数、天气情况、年龄结构、职业属性等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数据分析,从而为下一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路口志愿服务引导提供理论支撑。

外卖小哥、快递员交通违法将“停工学交规”

虽然路口的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但外卖配送员和快递员的交通违法行为仍然比较突出。目前,北京交警已推进相关企业建立交通安全信用积分管理制度,快递员、外卖小哥交通违法后,交管部门将直接向企业通报,涉事配送员、快递员需要暂停配送工作、重新学习交规。

同时,交管部门充分依托市区两级行业安委会管理模式,针对快递外卖电动车交通违法乱象,结合路面交通违法集中整治工作,分别召集顺丰、中通、圆通、美团、饿了么、闪送等快递外卖企业安全负责人,通报企业交通安全形势和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责令企业逐一落实内部教育管理措施。

北京交警还积极推进快递、外卖企业落实内部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建立对从业驾驶人日常交通安全培训、违法专项教育、交通安全信用积分管理制度。为了消除交通违法甚至是交通事故的隐患,目前,北京交警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由交管部门与行业协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每月交通违法大数据分析,对送餐外卖行业相关单位交通违法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建立相关单位交通违法超标预警机制,及时向车辆违法高发的企业发出预警。

变化1

机动车礼让行人逐渐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的多个路口实地探访发现,在一些人流、车流明显交织的路口,大多数机动车能主动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

在2017年“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始之初,新京报记者曾先后多次前往文明示范路口之一的官园路口进行探访。在等红灯期间,不少行人、非机动车会聚集在路口拐角处,堵塞了机动车的正常右转通道。红灯还未结束,“抢行大军”就在车流中穿行通过路口,险象环生,机动车紧促的鸣笛声不绝于耳。

7月16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再次来到官园路口进行实地探访,在半小时内,超过半数的机动车在转入路口前都能自觉停车静待人群通行后,再右转行驶。

北京市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2年扩至16区

7月16日,官园路口,半小时内超过半数的机动车礼让行人。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同样是市级“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东四路口的情况也好转了许多,较多右转机动车都能耐心等待行人通过后再行驶;而在西单、平安里和张自忠等路口,经过协管员和文明引导员的共同引导,机动车从西向南右转时,礼让斑马线的意识尤为突出。

北京市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2年扩至16区

7月22日,磁器口路口,文明引导员在雨中引导行人等待红灯。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作为“礼让斑马线”活动的重要参与群体,北京的“的哥的姐”、公交司机也见证着道路交通秩序的变化。“行人一窝蜂似的闯红灯过马路现在已经很少了,随之而来,司机们的‘路怒症’也少了很多,能耐心等候行人优先通行,机动车礼让行人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今年56岁的刘鸿是一名驾龄20年的老“的哥”,他觉得,交通文明的成果不仅仅是哪一方在付出,而源自于互相理解,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的“各行其道”。

被网友们称为“最快乐的公交司机”——41路公交车司机孟大鹏自从2010开公交车起,就喜欢写工作日志,“每天行车时遇到的一些典型实例、有价值的见闻我都会录入进来。”而在这份工作日志上,同样也记录下了北京交通文明秩序的变化:人车冲突的“闹心事”越来越少。“不仅是更多的机动车能自觉做到礼让行人,越来越多的行人也有了守序出行、为机动车提供便利的意识。”孟大鹏说。

变化2

交警上路严查电动车违法路口秩序明显提升

在崇文门路口,由北京市交管局前门大队自制的“行人安全岛”每天都在有序运转。其实,所谓的安全岛就是用伸缩护栏在临近路口的地铁出口处设置的临时等候区。记者看到,协管员会推拉伸缩护栏来控制行人和非机动车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这样行人出站后,无需退回路口的斑马线起点,只需在安全岛内等候变灯即可,减少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行为。

而在张自忠路口,每天都有辅警和交通协管员执勤,只要有电动车越线等待,都会被要求退回安全区域,在早晚高峰时段也会有文明引导员轮番守护,引导市民出行。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像崇文门、张自忠路口这样通过有序引导改善交通秩序的方式外,改善路口的交通秩序同样也离不开严格执法。

据北京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5月以来,北京交警在全市151处主要路口设置常态化管控岗位,结合每日早、中、晚高峰及夜间五个违法高发时段特点,全面加强路面违法整治力度,严查电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北京交警处罚逆行、闯红灯、走机动车道等各类电动自行车违法共计23.9万起,扣留违法车辆377辆。

变化3

加入智慧手段治理斑马线上不文明现象

除了传统的管理和劝导手段以外,如今,北京市有关部门也在路口增设了一批智能设备,通过多种手段共同治理“斑马线上的不文明现象”。

7月16日8点45分,朝阳区CBD,距离不少企业9点的“打卡时间”已经十分临近,不少行人手里拎着刚买的早餐急匆匆地奔向单位。

在景华街与金桐东路交叉路口,一套“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抓拍警示系统”此时也正在工作,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闯红灯者的现场照片,不少在红灯前跃跃欲试的行人看到“曝光屏”后便自觉退回了停止线后。记者发现,海淀区的新中关购物中心附近、通州区的九棵树东路和梨园北街十字路口也都布设了与之相类似的系统,对闯红灯行为进行曝光,路口的交通秩序得到了显著改善。

北京市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2年扩至16区

7月16日,景华街与金桐东路交叉路口,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将在大屏幕滚动播出。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除此以外,金桐东路的一处小路口还设置了具备警示功能的“智能斑马线”。这套智能设备由智慧道钉、智能警示柱和智能安全线组成。其中,斑马线前分别有两个约1米高的智能警示柱,与行人脚下的智能安全线一样,其颜色可以随红绿灯而变化。

一旦行人越线等待,它便会立即发出提示音:“正在倒计时请不要抢行”“现在红灯请在安全线内等待”。一些低着头玩手机的行人由于过于“专注”,往往会忽视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经过提醒后也都能自觉退回线内。

北京市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2年扩至16区

7月16日,金桐东路,行人过斑马线时,会听到智能警示柱发出的语音提示,提醒低头看手机的行人注意安全。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而在斑马线每条线的两端,设有智慧道钉,有黄闪、与红绿灯联动两种亮灯模式,提醒行人和机动车注意安全。在斑马线中间,位于道路中线处的地面上则施划了醒目的黄色安全岛,来不及通过路口的行人可在安全岛内等候下一次绿灯。

从去年4月中旬开始,北京市交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启用20套“声呐电子眼”违法鸣笛抓拍设备,正式对违法鸣笛车辆进行抓拍并处以100元罚款处罚。如今,随着“声呐电子眼”数量的不断增多,机动车的礼让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多位交通协管员告诉记者,以往不少驾驶员通过路口时只要看到车前有人第一反应不是降速停车等待,而是急切地按两下喇叭。如今,不只是安装了“声呐电子眼”的路口,在其他路口也很难听到嘈杂的鸣笛声。

新京报记者裴剑飞摄影王贵彬

编辑朱丽华见习编辑周博华

校对张彦君

习近平时间: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杨晋柏会见2019海峡两岸记者广西行联合采访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