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我们还要劝女性“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吗?

日期:07-23
独外出女性还要

原标题:在今天,我们还要劝女性“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吗?

外面那个深夜的世界是黑暗的、险恶的,所以女性啊,你要懂得保护好自己,“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在前些年,这句劝告听上去好像没问题。而它在这一两年越来越不受待见,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愚昧之见。那么,在今天,我们还要说“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吗?

打开视频,

和书评君的视频栏目“罗东时间”碰撞!

(约需流量:15M)

撰文、出镜罗东

拍摄Camel

后期桂雪

新京报文化副刊部出品

——————视频注解——————

是否赞同劝说“不要深夜单独外出”,每个人都能基于自己的经历和角度作出判断,回答非此即彼。视频里,我们为什么偏偏要从“公共”与“私人”两个领域去谈呢?

提到那句“不要深夜单独外出”,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印象,那就是这句话在网上已经是一个老话题,并不值一提。

事实上,如果将网络检索范围退回到十年前,不管是在论坛、贴吧,还是在博客,它都非常罕见,只是如今才随处可见。并没有一项数据表明那是因为女性在深夜遭遇陌生人侵害的事件变多了。

问题在于,“不要深夜单独外出”不是在网上产生的,而是前些年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和女性议题的爆炸式增长,被人们从真实的日常生活里带到了微博、微信。

在今天,我们还要劝女性“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吗?

新京报制图/李铁雄

在许多人

(包括男性)

的成长过程中,“不要深夜单独外出”都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从走出家门去上学、去工作的时刻起,父母、教师、同学和朋友就经常像这样提醒。他们认为掌握不了外面的世界,保护好毕竟是好的。我们一般会认为那是他们在表达关心,即便抵触,也多半只是认为频率高太“唠叨”,而不太可能对其产生怀疑。

然而,这句话到了网上,初来乍到尚好,久而久之,就被越来越多的人发觉似乎哪里不对。

因为劝告者显然没抓住关键问题,要劝也是劝施暴者克制犯罪冲动,既然犯罪,那就必然要接受司法的审判和舆论的唾弃。而你哪怕白天外出或结伴同行,也不一定就能完全远离潜在的施暴者。

何况,这句劝告还存在一个可怕的倾向:将这些女性的不幸归因于深夜单独行走,并相信恶魔只会找上那些所谓“从事特殊职业”“打扮花枝招展”或“不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目标,而只要自己不属于她们好像就是安全的。

为什么“不要深夜单独外出”会成为众矢之的?因为劝告的对象,不再是私人领域的亲人或朋友,而是公共领域无差别的陌生人——到微博上写评论、到贴吧上发帖子,只要不设置屏蔽或只有谁可见,便是在参与公共意见的讨论。“公共”与“私人”两个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求。

延伸阅读:社会的“公共”

在今天,我们还要劝女性“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吗?

《公共社会学》,作者:麦克·布洛维,译者:沈原,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5月

延伸阅读:政治的“公共”

在今天,我们还要劝女性“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吗?

《公共的政治哲学》,作者:任剑涛,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6年6月

何谓

(社会)

公共领域?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它与国家

(state)

、市场和私人的边界并不一样,同样一件事,可能在那是国家或市场范畴

(并受权力或资本支配)

,而在这是公共领域范畴。

而不管如何不同,一个领域能称得上是“公共领域”,一般就需要它是开放的、持续的、参与者不被打断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参与者发表意见,虽然相互间难免存在观点差异,但都需要遵守自由而平等的言说规则,而非操控或不尊重其他参与者。

人们参与公共讨论,不只是存异,实际上也在求同,也就是追求所谓“共识”的那部分,包括正义与非正义、是与非等等标准。这些“共识”并不可能得到所有人赞同,但只要认同者多了,就会形成一种公共意见、压力,反而来评价和约束每个人。

而包括“不要衣着暴露”“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在内的劝说,在这里就容易在“公共”与“私人”之间错位。

延伸阅读:公共而非私人需要“妥协”

在今天,我们还要劝女性“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吗?

《妥协:政治与哲学的历史》,作者:阿林·弗莫雷斯科,译者:启蒙编译所,版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年12月

公共意见需要处理的是关于一个事件基本正义是非的议题,比如施暴者是否得到了审判和刑罚、量刑是否公正,以及如何才能创造出一个环境减少施暴提高安全感。

如何穿着、如何行走,纵然会受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但在这些影响范围之内基本上是自由的。每个人有权决定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出门行走。这就是近代

(以及国内的改革开放)

以来所慢慢形成的“私人领域”了。

它通常不需要“共识”,反而追求的是“偏见”。“偏见”不会像公共领域那样产生规范性的意见,不会去要求“人们”遵守什么。

“不要深夜单独外出”这一私人意见从真实生活里的亲朋好友来,如今也可以、而且也需要回到那里去。因为在那里,就像视频里2分42秒开始谈的,很遗憾,它确实是一种必要的无奈之举。

施暴者不是从天而降的,绝大多数施暴者的产生都经历了一个过程。今天要面对的潜在的、可能的施暴者往往已经形成,只是不知道他们何时何地施暴。这是一个悲哀,因为这是一个信息获取成本极高、甚至不可能的过程。我们能怎么办?受害是即时的,等不及任何“马后炮”。很遗憾,这几年去追溯施暴者背后经历轨迹的报道因为各种原因并不多。

做这样的报道,不是说去理解甚至是原谅施暴者,那是荒唐的,而是要去寻找背后是否存在共同的结构性原因,减少未来的一次侵害。固然,没有一个社会、也没有一个制度能完全杜绝施暴者。但创造一个安全正义环境,悲剧发生率就会降低,每个人在私下也就少一点像“不要深夜单独外出”这样的建议。

想要与我们互动,或观看更多内容,

欢迎在微博上搜索@罗东时间~

在今天,我们还要劝女性“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吗?

在今天,我们还要劝女性“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吗?

进入一个议题探讨的历史节点或时间不同,我们选择的逻辑、方向往往也不同。现在,欢迎调好你的时间!思考,不过站。

作者:新京报记者罗东;编辑:西西;走走;

视频拍摄:Camel;视频剪辑与海报:桂雪;

封面设计:李铁雄;校对:翟永军。

关注秦岭珍稀动物繁育季 秦岭大熊猫国家公园启动建设 2019国际泳联世锦赛·叶诗文女子200米混合泳摘银
相关阅读: